第二,保證了審計證據的獲得。根據行業性質設置審計線索參數,加大ERP模式下審計線索的關注,使審計人員在查找審計線索時有據可依。目前有學者涉及ERP係統在線審計研究,如於洪波等,為ERP在線審計技術的實現提供了理論性指導,該理論可應用在雲計算中。實施在線審計的原理是經濟業務發生時,在ERP係統中預先留下審計線索,實時地通過授權碼傳輸到雲端審計線索存儲的磁性介質中,不但可以在實施審計工作時取得可靠證據,還為審計人員隨時實施在線審計創造了條件,提升了企業管理水平,保證了審計證據的有效性。
第三,降低了審計風險。內部數據外包存儲模式提高了係統的安全可靠性,可以降低係統固有風險;預留審計線索保證了審計證據的有效性,可以提高審計證據質量,降低審計風險;審計過程中實施的實質性程序,則能降低抽查風險,抽查風險受人為因素影響,由審計人員的專業勝任能力和自身知識係統的綜合業務素質決定。因此,在抽查風險一定的情況下,建設雲計算環境下的審計係統可以降低固有風險和控製風險。
二、雲計算環境下的ERP審計應對措施
國外的審計軟件主要有TeamMate、IDEA、Pentana等,我國審計軟件類型多樣化,常用審計軟件有EAS、審計數據采集與分析2.0等。TeamMate軟件係統實行集成式無紙策略,功能強大,集成的審計套件主要包括TeamRisk(風險評估係統)、TeamEWP(電子工作底稿)、TeamCentral(數據庫),消除了電子文件不連貫的相關障礙,提高了審計人員的工作效率。國內審計軟件基本滿足ERP係統下的審計業務要求,主要采用的審計方法有係統輔助法、流程追溯法、實時審計法和循環測試法。使用這些輔助審計技術方法時,還應結合檢查文件、記錄、詢問、函證、重新計算、程序分析等傳統審計技術方法,對財務和非財務數據進行審計,著重於財務相關的數據審查。雲計算環境下的審計軟件功能應在風險控製方麵加強固有風險和內部控製風險審計。雲計算環境下的審計模式應是ISA模塊融入ERP係統中,通過授權直接在雲端采集共享的實時數據實施審計工作。設計雲計算環境下的審計體係時,把準則及變更數據等放在雲端及時更新,將會計雲和審計雲實現對接,審計雲按照審計準則設計,可以及時地調整財務信息,雲計算環境下的審計信息將更為可靠。
首先,完善雲審計下的軟件需求功能。研發審計軟件應借助社會或政府的力量征詢內部審計、社會審計及國家審計人員的意見,收集業務中獲取審計證據的建議,統計不同審計人員所提要求,將意見整理移交技術部分析可行性,最終融合現有的審計軟件納入雲服務器中研發,從而降低審計軟件翻新成本。將所有審計工作流程實現自動化改革,雲計算下是可行的。確保審計軟件數據處理功能的正確性,采用人機結合的方法實施審計工作,雖然電子底稿和審計報告都可以由雲審計服務器自動生成,但計算機依據程序自動運行,可能出現代碼紊亂或意外情況,需要審計人員二次把關,根據分工權限審核相關業務的信息。
其次,不局限於財務係統,實現全方位審計。雲計算下的整個ERP係統納入審計軟件電子審核範圍,將審計軟件嫁接在雲計算環境下的ERP係統上,實現雲中ERP係統的在線審計。把雲審計服務器和雲計算服務器通過端口連接後,降低雲端的控製風險,在經營過程中加強經濟業務的控製,進行審計線索追蹤,備注到雲審計服務器作為預留審計線索,到年終審計時,審計人員根據審計計劃設置審計項目,操作整個業務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