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她極少忤逆鄭王,哪怕他要為她選夫婿。
而今她被曹辛說中了心思,她心中所追求的不就是一段寧靜而溫暖的感情嗎?
“看來公主和小王是一類人啊。”曹辛打破沉默道,“鄭王,那小王便先告退了?”
鄭王愷看著自家女人陷入神思不屬之中暗暗生氣,就不會為父王搖下頭,賺個美人嗎?
可是他看著許茹玥那如幽蘭一般的美貌很是不甘,耍脾氣道:“哼!本王也有一題!你答上此事就作罷!”
“鄭王請說。”曹辛就知道沒那麼容易,暗暗打算如果答不上來就耍賴!
“寡人聽聞唐明皇與楊貴妃的軼事,就以此為題賦詩一首!”
曹辛早知道這個時空很多錯亂的曆史與前世很多朝代的曆史有不少吻合,但沒想到連唐明皇與貴妃的故事都存在!
當然他更加不知道這題根本不是鄭王所出,而是他身邊的端妃!
身為江南女子卻生得魅/惑豔麗,鄭王為了討好這位寵妃,甚至不惜拿出私庫修了這麼一座江南榭和那湖中用來觀賞陪景的遊舫!
至於這題中的深意怕是有試探鄭王的意味?他會不會也在關鍵時候拋棄妻子呢?或許這位端妃已經感到鄭國局勢的不安了……
選唐明皇做題,就不怕唐國發難嗎?不過貌似唐國太子李賢已經走了……
……
曹辛思索良久,方才一字一頓道:“海外徒聞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聞虎旅傳宵柝,無複雞人報曉籌。”
“此日六軍同駐馬,當時七夕笑牽牛。”
“如何四紀為天子,不及盧家有莫愁。”
眾人還來不及從曹辛那句發人深思的‘願意陪她一起到老’回過神,便聽到這麼一首絕妙的詩詞更是驚詫了。
不少人暗暗打量著聲名不顯的曹辛,好奇魏國什麼時候有這麼一位才華橫溢的王子了?
這首詩極具諷刺,暗合前麵曹辛所說的國家的保全怎能出賣女子?又譏諷鏡花水月的男女盟約?還是說譏諷作為天子的寡情薄義比不上尋常百姓?
反正眾人被這首曹辛吟出的李商隱的《馬嵬》弄得又是羞慚又是暗歎,皆悵然若失一般坐了回去。
不過在場倒是有一人很開心,正是那位一言不發一直照顧著鄭王的端妃!
她不能直接問鄭王心意,但這首詩無疑給了她旁敲側擊的機會!
隻見她如黃鶯般的聲音在殿中想起:“王上覺得這詩如何?”
可是她無疑高估了鄭王的智慧,這草包哪品鑒得出詩詞好壞?
但他還是有情商的,訕訕一笑道:“愛妃出的題,當然看愛妃喜好嘍!”
鄭王早已經從眾人黯然的表情知道這首詩不錯,事不可為清月郡主成了奢求,倒不如討好自己這位愛妃!
端妃咯咯一笑,兩個小梨渦看得鄭王都醉了。
“臣妾覺得這詩好是好。”首先肯定這是首好詩,這樣曹辛可以如願結個善緣,許茹玥也不必進鄭宮爭寵了。
可是下一句才是她的目的。
“可這詩中暗諷唐明皇保不住自己寵妃,倒讓臣妾感傷不已呢。”說著,還真擺出一副泫然欲泣的樣子。
曹辛頓時了然,隻感歎這後宮女子當真難啊!
得到了萬千寵愛之後,竟然還想君王立個不離不棄的誓言?
可鄭王還真吃她那一套,他忙不跌的哄著。
隻是話都沒說到點子上,在做無用功罷了。
果然,端妃已經暗示到幾乎明示的地步還沒聽到想要的話,鬱鬱的告罪一聲,便從宴後的屏風繞出江南榭,生悶氣去了。
鄭王如何看不出自己愛妃使性子了,他和蘭公主交代她主持宴會,便隨著端妃的腳步追出去了。
前後不過片刻,原本指望鄭王指婚的貴族們看得目瞪口呆。
鄭王把這次宴會當兒戲?這麼多國家的貴胄就這般晾這了?!
倒是曹辛不慌不忙的向蘭公主道:“如此事了,魏國亦請辭。”
蘭公主皺著眉看著台下並不能算英朗,但笑得挺陽光的男子,有諸多的不解。
他明明有機會,他明明有才學,他明明可以——做自己駙馬!
曹辛看出她的疑惑,輕聲道:“小王來這裏的初衷便是不能讓自己敬愛的小姨受委屈,本就沒有資格來此。”
許茹玥終於起身了,她微微一笑,頓時分走蘭公主的幾許矚目。
她上前注視著曹辛霸氣的說:“再敢有事瞞著我,看我不擰斷你的耳朵!”
ps:我也不適合當政客,因為有太多東西自己出賣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