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5章 如何遠離直腸癌(1 / 1)

自我識病

直腸癌,中醫稱之為“鎖肛痔”,是指直腸齒狀線以上至直腸和乙狀結腸交界部的腫塊,可以見到腫塊表麵高低不平,質地堅硬,宛如岩石,由粘膜和粘膜下層發生,生長迅速,容易轉移,術後容易複發,是一種比較常見的腸道惡性腫瘤。直腸慢性炎症、直腸腺瘤癌變、飲食與致癌物質都是直腸癌的致病因素。

早期直腸癌的臨床特征主要為便血和排便習慣改變,做肛指檢查時,大多數可以觸及腫塊,中、晚期直腸癌患者除食欲不振、體重減輕、貧血等一般全身症狀外,還可以見到排便次數增多、排便不盡、便意頻繁、裏急後重等癌腫局部刺激症狀。癌腫增大可致腸腔狹窄,導致腸梗阻征象的出現。當癌腫侵犯周圍組織器官後,可出現排尿困難、尿頻、尿痛等症狀;侵犯及骶前神經叢,出現骶尾和腰部疼痛的症狀;轉移至肝髒時,引起肝腫大、腹水、黃疸,甚至惡液質等表現。

健康主張

直腸癌的治療目前仍以外科手術為主,化療為輔,放射治療有一定的作用。預防保健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1)多吃粗糧、豆類、蔬菜、水果等含高纖維素的食品,增加腸蠕動,排除腸道有害物質和致癌物質。

(2)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包括排便習慣,防止便秘,以防引發肛腸疾病。

(3)盡量不吃大排檔食物,吃大排檔成為近期就診患者的主要誘因。很多人喜歡夏天在街邊吃大排檔喝酒聊天。大排檔食品衛生狀況值得懷疑,而且多供應辛辣食品,吃大排檔多為晚間消磨時間,極易飲酒過度。這些都可以引起肛腸病。

(4)上廁所時不要看書看報,那樣會造成下蹲或排便時間延長,會導致肛門直腸內淤血而誘發疾病。

(5)預防腹瀉和便秘。便秘可以導致直腸內長期滯留有毒物質,不僅可誘發直腸癌,並且糞便堆積,影響血液循環,用力解出幹燥糞塊,必然會使肛門承受較大壓力,產生淤血、腫脹、裂口等一係列病理改變。腹瀉常是結腸疾病的臨床表現,腹瀉也能使肛門局部感染機會增多,產生肛竇炎、炎性外痔、肛周膿腫等疾病。

(6)飲食要有規律,應按時定量就餐,忌暴食、偏食、辛辣之品、不潔之物,不食精細飲食,多吃蔬菜,多吃富含纖維素的蔬果和粗雜糧、蜂蜜、黑芝麻、花生米等,多喝水。

(7)避免長期站立或久坐。因直立或靜坐姿勢,肛門直腸居人體下部,痔靜脈回流不暢。

食療小提示

方法一:馬齒莧粥

鮮馬齒莧100克,粳米60克,將馬齒莧洗淨、切細,粳米洗淨。把粳米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武火煮沸。文火煮成粥,放馬齒莧煮熟,調味即可。隨量食用。

方法二:苡仁蛇香草煲兔肉

苡仁30克,白花蛇舌草45克,兔肉60克。加水共煎湯,加少許鹽調味即可,可常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