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 美味畜肉與生活(5)(1 / 2)

陰虛體弱及孕婦忌用。

養療便方

治療中風不醒:麝香10克,研末,放入適量清油中,和勻灌服。

治療牙痛:麝香少許、巴豆1粒、細辛末15克。上藥同研細成粉末,以蜜棗和丸,捏成玉米粒大小,在痛處或有孔處咬之。

阿膠

【別名】東阿膠、驢皮膠、阿膠珠

【本源】馬科馬屬動物驢的皮去毛後熬製而成的黑色膠塊

性味功用

性平,味甘。可補血止血、滋陰潤燥。對血虛萎黃、頭暈、心悸、吐血、衄血、便血、崩漏等多種出血以及肺腎陰虛燥熱等症有療效。煮食或烊化服食。每次適量。

飲食宜忌

性質粘膩,有礙消化,脾胃虛弱、不思飲食或納食不消、嘔吐泄瀉者忌服。

養療便方

養血止血,滋陰,安胎:取糯米100克煮熟,再放入阿膠15克稍煮,攪拌令其烊化即可食用。

治療婦女崩漏、功能性子宮出血:將艾葉、川芎各5克,當歸12克,熟地黃15克,白芍10克水煎去渣,加阿膠12克燉化服用,一日2次。

治療婦女失血過多、經多不調等症:先將阿膠塊砸碎,取6~10克,放入碗中,加入開水至大半碗。用筷子反複攪拌直到溶化開為止,再加入白砂糖或紅糖、蜂蜜。攪拌均勻即可服用。

治療肝腎不足、氣血虛弱、血熱或跌閃挫傷等引起的先兆流產:阿膠30克、雞蛋3個、米酒60毫升。用米酒煮阿膠至烊化。隨後打入雞蛋稍煮片刻,並加入少許食鹽調勻。分成3等份,餐前空腹服用,一日服3次。

鹿茸

【別名】鹿茸片

【本源】鹿科動物雄性梅花鹿的嫩角

性味功用

性溫,味甘、鹹。具有補腎陽、益精血、強筋骨的功效。適用於精虧血虛、眩暈耳鳴、腰酸膝冷及虛寒崩漏、帶下等症。泡酒或燉食。每次少量。

飲食宜忌

陰虛陽亢及有內熱者忌用。

養療便方

治療再生障礙性貧血、血小板減少症:酒製鹿茸粉1克、炙田七粉0.5克、生雞內金粉0.5克。三者混合後以溫開水送服,每日2次,連服1個月為1個療程。

治療消化性潰瘍:鹿茸40克,切成薄片,放入500毫升40°以上的白酒中密封浸泡15日。服用時,每日早晚空腹各服1次,每次25毫升,10日為1個療程。然後將藥渣再如法浸泡1次,再服10日。若不善喝酒,可用鹿茸40克,浸泡40°以上白酒中15分鍾,然後撈起,文火烘幹。研為細末,每次4克,每日空腹溫開水送服1次。10日為1個療程。

鹿鞭

【別名】鹿衝、鹿衝腎、鹿外腎

【本源】鹿科動物梅花鹿或馬鹿的陰莖和睾丸

性味功用

性溫,味甘、鹹。能補腎壯陽,生精填髓。主治腎虛耳鳴、陽痿、遺精、婦女宮冷不孕,腰膝酸軟等症。

飲食宜忌

陽亢者忌服。

養療便方

治療陰陽兩虛的補益食療:鹿鞭1具、甲魚1隻、調料適量。將鹿鞭剖開,洗淨,切片,甲魚去腸雜,切為4大塊,一同放入鍋中,加適量清水煮沸後,調入蔥、薑、鹽、料酒等,文火燉至爛熟後,用食鹽調味食用。

治療婦人陰冷、宮寒不孕、白帶清稀、男子陽痿:鹿鞭1具、白酒1000毫升。先將鹿鞭洗淨泡軟,切片,放入白酒中密封浸泡7日後飲用,每日1~2次,每次20毫升。

治療婦人血虛、帶下、崩漏、月經過多、腰膝酸軟:鹿鞭1具、阿膠10克。先將鹿鞭洗淨泡軟,切片。文火燉至爛熟後,調入阿膠烊化服食。

鹿筋

【別名】鹿腳筋

【本源】鹿科動物梅花鹿或馬鹿四肢的筋

性味功用

性溫,味甘、鹹。具有補肝腎、強筋骨、祛寒濕的作用。對勞損過度、肝腎虧虛、風寒痹痛、風濕關節痛、子宮寒冷、陽痿、遺精等症有療效。煮食或燉湯。每次60~120克。

養療便方

治療慢性腰腿痛、四肢麻痹、關節酸痛:鹿筋80克、豬肉150克、花生150~200克、生薑3片。鹿筋熱水浸泡、洗淨;花生、豬肉均洗淨。起油鍋下薑片,爆炒片刻,加水燜熟,下食鹽調味便可食用。

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肝腎虧虛、風濕痹阻、四肢攣急、關節疼痛、足踝腫痛:牛膝15克、鹿筋50克、豉汁適量。將鹿筋、牛膝分別洗淨,一同加豉汁煮至爛熟,用蔥、椒調和。空腹食用。

治療頭暈目眩、耳鳴、腰膝酸軟、手足心熱、男子遺精、女子月經不調:冬蟲夏草40克、花膠80克、鹿筋150克、川續斷15克、生薑2片、紅棗2枚。花膠預先浸透發開,用水洗淨,切塊。鹿筋泡發後,去筋膜,切段。冬蟲夏草、川續斷、生薑、紅棗去核分別用水洗淨。煲內加入適量水,用武火煲至水開後,放入全部材料,用中火約煲3~4小時,加少許鹽調味,即可喝湯及吃鹿筋。治療腎陽不足之腰膝酸軟、步履不健、筋絡攣縮:鹿筋40克、雞腳8個、豬腳2個、淮山80克、枸杞子20克、生薑3片、紅棗5個。雞腳去爪甲,洗淨;豬腳刮毛,去蹄甲,斬件,武火煮水開10分鍾,鹿筋用溫水泡軟,略煮,除去異味,切斷,淮山、枸杞子、生薑、紅棗(去核)洗淨。全部材料放入燉盅內,加適量開水,加蓋,隔水慢火燉3小時,調味即可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