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朱由校(2 / 2)

到了開州,他也不是來找何成梁的麻煩的,隻是在何成梁審案的時候旁聽而已。

先是一批小嘍囉,平日裏欺行霸市,小偷小摸,很快何成梁便結案了,各打二十大板,罰做苦役,待得養好傷後,為即將進行的開州道路水利建設“貢獻”力量。

接著是自己的店子被砸的事情,喬允升並不知道這些店鋪乃何成梁的產業,所以對何成梁的審理也還是滿意。

這個案子涉案較廣,之前的小嘍囉已經處罰,何成梁不再計較,而一些台麵上的商人被罰沒家產,情節嚴重者免不了牢獄之災,不過何成梁仍是改成罰做苦役——這一勞改法後來成為了開州的常例。

對此喬允升也沒什麼意見,畢竟讀書人看不起商人已經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了。

至於牽扯到的一些士紳,由於下麵還有很多案件牽扯,暫不判理。

接著便是重頭戲了,一些士紳子弟到大堂之上,坦誠的認了自己的平日裏的一些惡行,都是些調戲良家婦女之類的齷齪事兒,接著他們卻告發了自己自己的長輩,各項罪名都有,什麼經商時囤積居奇啊,哄抬物價啊,在去年的災害中打發災難財啊;騙取普通百姓的土地啊,巧取豪奪,奪了哪家的寶貝啊,強搶民女啊,乃至私生活糜爛,有辱斯文啊等等等等。

聽到了這些,喬允升不由得問道:“子不言父過,你們這樣揭發自己的長輩,於情難容,你們不知道麼?”

“大人,不因私人而忘公義!”一個細皮嫩肉的男子回答道。

喬允升懷疑何成梁是不是動了大刑,卻見這些人除了精神有些萎靡,身上幾乎是一塵不染,想來隻是受了些牢獄之苦,何成梁卻並未對他們動刑。

何成梁笑了笑,向喬允升請示後,傳上了一些涉案的苦主以及一些士紳。

這些人到了大堂,何成梁便把罪狀一樁樁的講清楚了,他們的子弟的供詞也都讀了出來,還有一些百姓的證言,這些士紳很明顯的知道這些罪狀都是七分真三份假,卻偏偏辯駁不得。

其中奪百姓的田地這項罪名可要了他們的老命了,因為按照這供詞,他們九成以上的土地都是來曆不明——其實就是沒有經過官方手續而已,而且一些百姓說這些來曆不明的土地都是巧取豪奪的。

有那脾氣硬的,當場便質疑何成梁公報私仇,何成梁一聲冷哼:“一碼歸一碼,現在說的是你們侵占百姓良田的事兒,本官哪裏公報私仇了!”

“你可有功名在身?”喬允升問道。

“學生是秀才!”這人答道。

“身為讀書人,不明法紀,知法犯法,咆哮公堂,即日革去功名!”喬允升怒道。

這可比後世開出黨籍還嚴重,這人立馬就蔫了,喬允升猶覺不夠,對何成梁說道:“何大人,清豐的道路很是不錯,既然你打算在開州繼續修這樣的路,把這人也算上,免得這些人不知民間疾苦,也好好的體驗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