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們嘩啦啦鼓起掌來,這算是比較坦蕩的正能量,即使有異見也表示敬佩。南歌的講課能力也是相當不錯的,第一節課《荷塘月色》,這篇曾被稱為民國第一散文的文章其實很多同學以前都曾讀過,但是南歌的思維更有靈性,同學們對於這位初上講台的年輕女老師還是很認可的。
課間是有些兒亂的,同學們三三兩兩的笑著討論著事情。下節課是數學,大家也從報紙電視網絡及眾口相傳中聽說了今年的高考數學是十年來最難的一屆,全省平均分不到60,許多平時成績還算不錯的前輩這次數學都發揮的不好,大家都衷心希望這次能遇上一位好老師。班長蘇青的消息比較靈通,他清了清嗓子對身邊的同學說:“昨天聽秦班說咱們的這位數學老師很年輕,隻帶過一屆學生,就是今年高考的五班和六班。”
“哇,傳說中的理科雙冠啊,那兩個班的數學平均分都過了110。”
“是啊,好像五班就是秦班上一屆帶的班吧,出了市理科狀元的那個,數學理綜雙滿。”
一時間大家議論紛紛,上課鈴卻響了,大家慌忙都在座位上坐好,緊緊的盯著教室門。
門開了,一個年輕男子出現在教室門口,中等身高,藏青西裝,無框眼鏡,麵無表情,頭發打著發蠟理得一絲不苟,黑色的皮鞋擦得錚亮。男子反手關上了門,信步上了台階,放下腋下夾著的書,撚起一隻封筆,轉身在黑板上寫下了“集合”。
男子轉過身來,淡淡的環視一圈,說道:“現在開始上課,請同學們翻到第一頁,集合論是現代數學的基礎,也是數學體係中最偉大的成果之一……”
數學第一課就這樣開始了,男子的聲音靜靜在在課堂中流淌,粉筆在黑板上勾畫著圖形和符號,一塊黑板塗寫完畢,男子隨手一推,便在另一塊黑板上繼續講解,偶爾點名讓同學起來回答問題,對同學的舉手提問則置之不理,隻說是下課後來數學組辦公室。四十五分鍾就這樣悄悄的過去了,寫完最後一塊黑板,將粉筆放回盒子中,下課鈴聲叮鈴鈴的響起來。男子拿著教案往腋下一夾,轉身離開了教室。
整整一節課,他都沒做自我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