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吧嗒吧嗒嘴,這老東西,是個人都能聽出來,他這是滿嘴跑火車,究竟是哪句真,那句假,誰都分不清。不過,如今已經到了這個地步了,不信他也沒有其他辦法,暫且聽他一回,跟他走一趟。
我們邊走,這瞎子老道不知道是精神失常,還是故意擺迷魂陣,竟然跟我說起了黃帝!
話說這黃帝是古華夏部落聯盟首領,當時是遠古時代華夏民族的共主。也被稱謂五帝之首。
據說他是少典與附寶之子,本姓公孫,後改姬姓,故稱姬軒轅。居軒轅之丘,號軒轅氏,建都於有熊,亦稱有熊氏。也有人稱之為“帝鴻氏”。
黃帝誕辰相傳是農曆三月初三,黃帝即位據說是在公元前2698年,即位時20歲,據此推算黃帝出生於公元前2717年。相傳黃帝一生下來,就顯得異常的神靈。生下沒多久,便能說話。到了15歲,已經無所不通了。
公元前2697年,20歲的黃帝繼承了有熊國君的王位。在黃帝成為氏族首領之後,有熊氏的勢力得到迅速發展,並形成一個獨立的黃帝部落。黃帝部落在從姬水向東發展的過程中,繼承了神農以來的農業生產經驗,將原始農業發展到高度繁榮階段,使本部落迅速發展壯大。因他發明了軒冕,故稱之為軒轅。
炎帝神農氏管治後期,中原各部族互相攻伐,戰亂不止。黃帝便乘時而起,打敗不同的部族,其餘部族的首領亦紛紛歸附,於是形成炎帝、黃帝、蚩尤人鼎足而立的局麵。黃帝居中原。炎帝在西方,居太行山以西。蚩尤是九黎君主,居東方。
炎帝與蚩尤爭奪黃河下遊地區,炎帝失敗,向北逃走,向黃帝求救。黃帝在三年中與蚩尤打了九仗,都未能獲勝。最後黃帝集結在涿鹿上與蚩尤決戰,戰鬥十分激烈。黃帝在大將風後、力牧的輔佐下,終於擒殺了蚩尤,獲得勝利,統一了中原各部落。
建都在涿鹿。戰後,黃帝率兵進入九黎地區,隨即在泰山之巔,會合天下諸部落,舉行了隆重的封禪儀式,告祭天地。突然,天上顯現大蚓大螻,色尚黃,於是他以土德稱王,土色為黃,故稱作黃帝。黃帝即位於公元前2697年。道家把這一年作為道曆元年。
黃帝的晚年,發明了鼎。當第一個鼎被鑄造出來時,天上突然飛下來一條龍,那條龍有著威武的眼睛和長長的、閃著銀光的龍須,整個龍身透著金光,降臨時好像帶來萬匹的金鍛,籠罩了整個天空。
黃帝和大臣都很吃驚,那隻龍慢慢靠近黃帝,眼神變得十分溫和,忽然開口對黃帝說:"天帝非常高興看到你促使中國文明又向前邁進了一步,所以特地派遣我來帶你升天去覲見天帝。“黃帝一聽,點了點頭,就跨上龍背,並且對群臣說:"天帝要召見我了,你們多保重,再會了。”“請讓我們追隨您去吧!"大臣們說完,就一湧而上,希望爬上龍背,隨黃帝一起走。可是那隻龍卻扭動身軀,把那些人都摔了下來。
金龍戴著黃帝快速飛上天空,一下子就消失在雲霧中了。群臣沒有辦法,隻好眼睜睜的看著黃帝升天而去。一位大臣看著天空,若有所思地說著:"並不是每個人都上得去的啊!隻有像黃帝那樣偉大的人,才有資格呢!"後來的人為了紀念這位帝王,就把黃帝升天的地方叫做"鼎湖"。龍去鼎湖後因以“龍去鼎湖”謂帝王去世。
這一路上,啥正事沒幹,光聽著瞎子老道說了一堆廢話。我是在聽不下去了,往地上一蹲說道:“不是,咱們還往下走不走了,您究竟想要說啥,你一次說說完行不!”
那瞎子老道一拍大腿說道:“重點在鼎湖,鼎湖知道不!貧道這輩子,最向往的一個地方,如果二爺能抵達這個地方,將有享不盡的榮華富貴。貧道也能跟著占一些光,以後這後半輩子也不用再巡倒鬥,過一過清閑日子!”
“嘚,如果這趟能出去,我帶您去一趟鼎湖,至於究竟能不能倒到什麼寶貝,這都不重要,隻要道長你開開心就行。這往下來的路,我希望您閉上嘴,搞什麼,怎麼別墩子還能嘮叨!”
就在這個時候,在我們前方出現在了一座金碧輝煌的宮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