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家,總還有國吧!媽媽的,拍拍你心口吧,我們江湖人敬他什麼?”頓了頓,小榕樹心裏嘀咕:沒有了糖二,自己也得講些道理才好——於是她的聲音和緩了些,“我覺得,中國人的根本不會變,即使在變,變的也是政局,不會是人心和道義……我見過清末的一些遺人,他們也講忠義,雖然也死抱著忠君;後來是北洋那一批軍閥,他們也知道愛國,隻是不太懂得愛民;現在是國民黨當了王,他們也致力於救國,隻是……”
小榕樹一時間說不清楚,可小飛魚隻管讓渾身每一個細胞都透露出強烈的求知欲和崇拜感,小榕樹隻好繼續尋思——她也常常尋思,隻是糖二太能說,太愛論,於是話都讓他說盡了——然而總跟這樣一個人在一起,你就不能不常常跟史政攪和在一起,做事做人就不能隻是簡單的因果需求關係,你就不得不跟著他思辨,久而久之,即使你沒有思想,至少你會有覺悟,有意識,有立場。這時小榕樹認真地尋思——
“國民黨,他們常常讓我想到項羽,不是殺不殺劉邦的問題,我是說,我覺得他們也很英勇、善戰、剛強、目標遠大、信念忠貞,而且高貴、純粹、正統,不管這個是否重要,他們確實這樣。可是,他們像項羽一樣,離我們小民太遠太遠,他們,有大理念、大理想,可他們不顧惜民生,他們不顧惜我們的日子有多麼悲慘困苦,他們隻想改變我們醜陋愚昧的一麵,讓我們高貴、開明起來,可他們不在意我們卑微地求生——從1840年開始,差不多一個世紀了,我們咬著牙關隻管煎熬,就是為了國家民族,為了大理想、大理念,為什麼他們就不能顧惜一點呢?我們,像我們這種被踐踏到泥裏草根賤民,有多少?鋪天蓋地!即使撐起天的不是我們,可那地,那是我們鋪起來、墊起來的地!為了這個,我們默默無聞的死難和苦難積起來比這海還要深!然他們不憐憫!那些大理想大理念,為什麼隻管讓人犧牲,為什麼始終不能夠建立在讓我們得到……哪怕是一點點實惠的基礎上呢?這就那麼奢侈、那麼庸俗嗎?
“所以無論項羽怎麼英雄蓋世——他坑殺20萬秦俘,三個月的大火燒鹹陽,殺出降的子嬰……做出這樣的事的人,無論他多麼英雄蓋世,他隻是為他的英雄蓋世、他的大理想而戰,無論成敗,他不是為我們!不會為我們!又像司馬遷和司馬光分論荊軻刺秦王,司馬遷頌揚荊軻,而司馬光卻罵他是不識大體的莽夫,要我說,固然,當時統一是唯一的王道,是曆史潮流,是進步,秦始皇即使濫用了暴政,然他統一中國的大道沒有錯,這確實是他——一個王者應該做的!然而,那些被踐踏、蟲子一樣死難的小民們就該那樣麻木地、‘光榮地’為著他們的大道感恩戴德地殉葬?那大人物的大道底下的小民就該是爛泥?我們是人!要成人,要還有口氣,就該像荊軻一樣幹——刺秦,若果他真的成功了,也確實阻滯了曆史潮流,那也是荊軻該幹的!不然,中國人民還有血性可言嗎?狗一樣殉大人物的大道,不知道反抗,不敢說不,更不能奮起抗爭,那他們還有顧忌、還知道你也是個人,是個有氣、有節、有義、有勇,並且有力量、能行動的人嗎?而那些高高在上的大人物們,他們也還有人性可言嗎?道不止一條,可是這些東西,有些東西,總會有人在守——我們應該回去,國家還在,中國人還在,我們的道義也在——因為它確實值得!再說了,如果連這些都不信了,在這世道,我們還能信什麼?信他們的上帝?”小榕樹“哼”的一聲,微微揚起了下巴,傲然道:“那你不如信我!”
小榕樹說完了,這是她第一次淋漓盡致的直抒胸臆——風有一陣是停滯的,他們靜靜地對視,眼裏閃爍著光……越來越強烈、越來越灼熱——也許再多一刻,隻消再過一刻,小飛魚就會放開懷抱,自我瓦解了,而小榕樹也能容納並理解了,然而,他們偶隻為一的交會,電光灼爍,卻因感受短促的時光流逝而蒙上了陰影,而他們不但缺少時機,時間也不夠,永遠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