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非主流觸發(1 / 2)

四、盜中道

1、\t酒壯英雄膽

戲台上的燈就像黃昏的太陽,放射著橘色的微光,時而又以那方寸之地為蒼穹,爆開漫天的雲彩似萬花筒;鑼、鼓、胡琴、絲竹、打鬥聲、叱吒念唱也混同在耳膜裏炸開了萬花筒——好一場聲色的盛宴!反倒是這聲色的過度奢侈,等閑看不清、也聽不懂這台戲了,不過門外漢大多隻圖個熱鬧——戲台外倒是燈火通明,照見了好一個太平盛世,高朋滿座。

堂會的地點搭在納蘭王府後花園一個獨立的小閣樓裏,無邊無際的月華又把這華燈溢彩圍剿得如同一樓鬼魅的盤絲妖洞,果然是斯景斯人斯戲,無計可回避。

這裏出入有人跟隨伺候,左右自有丫鬟婆子打點酒水蔬果,來回穿梭引路的家丁仆人全都作前清打扮。兆學疚無心看戲,一看到那整整落後了十幾年的王府風貌,不由得就覺得壓抑屈辱。心裏就憤憤地想:幸而你們不依舊按你清朝時的一路走到黑,索性連照明都隻管用燭火燈籠,何必又用電呢!想到這裏,他又不難憤憤地想到了第二次鴉片戰爭後開展的洋務運動,其中最讓人發笑的是,1881年修建的一條從唐山煤礦到胥各莊,長11公裏的鐵路,此即中國早期自己人設計修建的、最長的鐵路,軌距也精準——這也成為我國後來鐵路軌寬的標準。隻可惜,這鐵路建成後,昏庸的統治者覺得機車震動了皇陵,會令龍脈不穩,(本來就不穩)遂不準使用蒸汽機車,隻準用騾馬拖帶,結果成了“馬車鐵路”,貽笑大方。

——如此荒謬可笑的封建統治,居然還一直陰魂不散!兆學疚不能不感到十分窩火,對中國人戀舊和守舊的思想也連帶著惱火起來。他心裏憤憤然地下了決心:回頭非把三不管從上到下,從裏到外,統統整頓一遍不可,首先就是那小辮子,老的、小的,從小榕樹到老西貝,一個也不可放過!……但那畢竟是以後的宏願,眼下他得先回到這一關,好好表現,才能立穩腳跟。他知道,三不管中,除了伏翼是自己人,其他大都不大賣他的賬,尤其是烏鴉和烏嫂這一對文武之道的靈魂人物,始終不曾與他照麵……而他取而代之的時機,仍是可遇而不可求,任重而道遠。

台上“咦咦呀呀”的,熱鬧中又捎帶上了些宛轉風流的味道,大概是到了三藏和女兒國女王真情假意遊園送別的那一節,兆學疚一顆多情慕色的心,不由得被這眷眷風情帶得暫離了憤怒,漸漸有點適應了這浮豔迷離的節奏……隻見那女王不知三藏的意圖,隻一味深情款款,嬌聲漫語道:“禦弟哥哥,你看這早熟桃子紅得好生可愛,你摘與我……”

兆學疚雖然聽不懂戲文,但對這《西遊記》極熟,特別是“唐三藏西來逢女兒國”這一節,幼時讀得就分外上心些,他也一直有些懷疑,此時此景,那心誠誌堅的唐三藏是否也曾對這一段孽緣真假難辨地動過些許凡心俗念?他拱手騙行時,心裏是否也會有些許留戀和不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