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兒裝作不經意間的問,手裏一直把玩著一根幹枯了的稻草。
朱氏往灶膛裏捅柴禾的燒火棍頓了一下,便說道,”你爹爹在家的時候,他經常來,畢竟他家裏沒什麼人,他自小和你爹爹一起讀過一些書,跟你爹聊得來。“
錦兒點了點頭,還沒等錦兒繼續再追問,朱氏便自己娓娓道來那之前的事情。
”你來福叔家裏貧苦,可是他自小便喜歡讀書且聰明,他爹娘便攢了銀子供他讀書,家裏原本指望他讀書能考上些功名,可是無奈他考前大病一場,白白的花費了多年的精心準備,他爹娘也因為這件事抑鬱的病倒了,家裏又沒有多餘的銀子,不到一年的時間,兩位老人便相繼去世了——“
錦兒認真的聽著,她不知道原來還有這麼多故事呢。
”你爹在家裏的時候,你來福叔來咱們家還無所謂,現如今你爹一年到頭都不怎麼回家,他一個大男人來咱們家,多少有些不方便。“朱氏說話的時候眼神裏有些複雜難明的神情。
錦兒眨了眨眼睛,問道,”那來福叔後來就沒再去考功名?“
”後來他爹娘死了,家裏窮的叮當響,吃了上頓沒下頓,他便離開了曲沙村,一走就是三年,回來之後便學了一手的好手藝,慢慢的很多人家都喜歡他幹的活,便找他做活,再後來他自己拉起了一個小隊伍,農閑的時候便帶著兄弟們去賺些銀子。“朱氏又拿了幾根柴禾放到了灶膛裏。
那灶膛中的火苗呼呼的燒的猛烈,映在朱氏的臉上,像是鍍了金。
錦兒想了想,心裏暗自到原來娘不讓來福叔幫忙是怕別人閑話啊,可是這去鎮上找工人,一是麻煩,二是靠譜不靠譜都沒準,若是來福叔的隊伍來幹活就不用想那麼多了。
錦兒捋了捋額前的碎發,悶聲不吭的站起來,走到屋外的台階上,琢磨著找個合適的法子。
朱氏似乎也沉入了一段往事的回憶中,眼神沉沉的盯著那灶膛中的火苗。
這時候東方的朝陽一竿多高了,溫暖灑在了昨日才被疏鬆過的院子裏的菜園子裏。
錦兒托著腮,望著那菜園子。
”三弟妹——“門外響起了喊聲。
錦兒聽得出,這是前幾日曾經過來了一次的二伯娘,便站起身來去開大門。
朱氏正要站起身來,見錦兒朝著門口走去便又坐了下來。
”呦,錦兒在家啊,你們吃過早飯了麼?“二伯娘說著便朝著院子裏張望了一下。
錦兒笑著回答道,”二伯娘,我們還沒吃呢,您找我娘什麼事啊?“
米張氏抿嘴兒笑了笑,用食指輕輕的戳了一下錦兒的額頭,說道,”走,進屋裏,二伯娘找你娘有點事。“
錦兒嘴角撇了一下,暗自想到,哼,不會是什麼見不得人的事情吧,搞得神神秘秘的,還非得進屋裏再說。
想歸想,錦兒還是前麵帶路,帶著張氏進了屋。
”三弟妹,你這是做早飯呢啊?我們家還沒吃呢,那倆半大小子昨晚上跟他爹很晚才回來。這會兒都沒睡醒呢。“張氏說著,又朝著裏屋瞟了兩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