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青鄉之下的小村莊之中,有一對夫婦剛剛有了一個呱呱墜地的大頭娃子,本來一家人樂樂嗬嗬的一家齊齊整整,雖然家裏的日子過的清貧,但是過的還算開心。可是好日子不長,這女人剛生下娃子在家裏坐著月子,上麵就往鄉裏麵找壯丁去當兵,這七尺熱血男兒,就被這麼一宣傳腦子一熱就背井離鄉,告別妻兒進了部隊,後來打仗了,就被拉著去了站場。
不知道是越戰還是什麼,總之死在戰場上,連屍體都沒找到,那些一起離鄉當兵回來的戰友有些也是僥幸從戰場上回來,就跟村子裏麵的人這麼一說,家裏的女人便是知道了自己的丈夫戰死了,一夜之間自己變成了遺孀,這讓自己如何是好,當得知消息之後,女人便是開始嚎啕大哭,悲傷至極哭暈過去,要知道坐月子剛生完孩子的身體虛弱的很,經不起折騰。
沒過多久,這個女人便是因為傷心過度最後竟然鬱鬱而亡,這孩子也是命苦得很,才出生沒幾個月就沒了爸媽,孩子就由著自己年邁的奶奶帶著,可以說一個老人帶著一個孩子這日子得有多苦,天天背著一個簍子下地幹活,簍子裏麵裝著這個孩子,但是這點農活怎麼可能養活的了這一老一小,不過這孩子也是夠命硬,硬是不吃一口母乳奶粉,吃著奶奶喂的米湯水活了下來,可惜好景不長的是這孩子才剛滿一周歲,這奶奶也是身患重病臥床不起。
沒過多久也去了,這下好了,這孩子最後無父無母,就連唯一的奶奶也沒有了,真的是慘,好在鄉裏人也是一些老實巴交的農民,沒那麼多心眼兒一個個都覺得這個娃子夠可憐的,沒多大就成了孤兒,總不能看著這娃子就這麼餓死了,雖然每戶人家在那個年代日子都是苦的很,但是還是大家夥兒的聚在一起商量了一陣。隻要哪天哪家有頓飯餘就捎帶著一副筷子。
所以這娃子每天都是被人帶著去不同的家裏麵吃飯,所以幾乎是吃著百家飯長大,這年齡到了五歲的時候,基本上每戶人家都去吃上過幾頓飯,大家夥兒看著這小娃子長得也是麵容清秀,伶俐可愛,討喜得很。一個個都是把他當作是自己的親生兒子一般照顧,可是這日子一天天的過下去,總不能一直這樣下去,而且那年頭這鄉裏麵剛好碰上了一次大饑荒。
天公不賞臉,這接連著幾個月頭頂都是頂著一個大太陽,愣是一丁點兒雨沒有落下來,這莊稼地裏麵的農作物都是因為缺水灌溉都是旱死,這下好了,不要說這無依無靠的小娃子了,即便是那些鄉裏人家都是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自個兒都是有上頓沒下頓的,根本無暇顧及這小娃子,基本上等待著他的命運肯定是餓死,但是沒想到的是轉機就要來了。
那天這娃子自個兒餓的受不了了,村裏人也不賞飯吃,沒辦法這小不點兒就想著自個兒上山摘野果子吃,可是這剛一出村子口兒就碰到了一個雲遊至此的道長,為什麼這麼說呢,看這老道士身上穿的道袍就可以看得出來,這道士看上去應該也有六十之多了,看他的鬢發都已經微微花白,這道長一眼就是瞅見了那個個子矮小的男娃子正朝山上的方向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