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追擊(2 / 2)

叔侄二人於郿塢起兵,造白衣白甲,誓師報仇雪恨,一路向東,殺奔長安而來。於行進途中,不斷收攏西涼軍麾下將校士卒,又與中郎將牛輔、段煨、董越等人會師長安,合兵十餘萬,攻打長安。

經過月餘拚殺奮戰,於中平三年(192年)五月底攻破長安。

董守業從哨騎處得知呂布從長安城南門突圍之後,心中暗道可惜,便向著哨騎問道:“可知呂布那廝逃向何處?”

那哨騎聞言答道:“回稟元帥,董越將軍說看方向應是要出武關,投奔南陽袁術去了!”

董守業心中略一沉吟,繼而對李傕說到:“逆賊尚未走遠,本帥要親自率兵追擊。傳我軍令,令軍師李儒、賈詡,中郎將牛輔入城主持大局,其餘將校皆歸其指揮。”

又朝著張遼、楊維二人說道:“殺父仇人竄逃,為人子者不能手刃仇人,如何心安,二哥,楊維,隨我出城追擊!”

於是領著一隊人馬,望著南門而去。

臨近南門城門之處,隻見楊奉正在城下指揮士卒打掃戰場,便開口問道:“段煨何在?”

楊奉老遠見著董守業,早已停下手中事物,聞言答道:“回稟元帥,段煨將軍已經領兵出城追擊,臨走時說往灞橋方向追擊了。”

董守業聽罷,又與楊奉交代了幾句,便領著張遼、楊維往灞橋方向追擊而去。

灞橋,位於長安城東南方向。春秋時期,秦穆公稱霸西戎,將滋水改為灞水並修橋,故稱“灞橋”。

灞橋一直居於關中交通要衝,是連接長安城東方、南方的主要交通幹線。通過此橋,向東可以通往潼關,向南可以通往武關。

牛輔、董越、段煨等人在與董守業合兵之時曾經說過由於董卓董守業父子力主修建潼關,所以在華陰一線,靠近潼關位置是留有人馬守備的,目的就是防止正在修建的潼關被損廢,一腔心血付之東流。

所以,呂布逃向潼關的希望不大,即使往那去了,其麾下都是騎兵,根本闖不過那雄關漫道。

唯一的可能就是經灞橋往武關去了。

武關雖是要塞,但董守業之前擊敗過袁術麾下的孫堅,令其損兵折將,吃痛之下,根本不會再北上自討苦吃。現在的袁術正在忙著跟荊州劉表以及袁紹任命的揚州刺史袁遺爭奪地盤,哪還有精力管長安城之事。所以在進攻長安之前,董守業已經將武關守備的精銳士卒抽調出來,隻剩一些老弱病殘,做做樣子、虛張聲勢。

董守業與張遼、楊維除了長安城南門往東走,走了大約四十裏路,遠遠地望見前方有兩隊人馬正在交戰。觀其旗幟衣服鎧甲,當中一隊應是中郎將段煨及其麾下人馬,而另一邊便應是呂布本人率領的兵馬,或者是其斷後的兵馬。

見狀,董守業大喝一聲:“悖主逆賊,還不快快受死!”

一騎當先,衝將上去。

張遼與楊維見狀立刻領著人馬跟上,緊緊地護在董守業的周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