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門拿下之後,董守業讓張遼領軍先到東門,率先與守衛東門的人馬激戰。隨後,李傕與郭汜領著大隊人馬進城與董守業會合之後,便隨其一起來到宣平門。
兩下人馬將宣平門團團圍住,又分出兵馬斷其支援策應,接著便發出信號讓城外的董越加緊攻打。
同時,董守業讓人喊出:“為父報仇,隻誅首惡王允,餘者勿論。放下武器投降,即可免罪。”
城中守衛的人手之中本來就有一部分人是原先的西涼軍,一聽到喊話之後,更是無心戀戰,一時間放下武器,舉手投降者不計其數。
董守業安排麾下將士押解俘虜,收繳武器糧草,又將包圍圈漸漸縮小,防止王允逃脫。
雖然有無數人投降,王允身邊仍有一部分心腹將士將其緊緊護住。
經過一段時間的衝殺,圍在王允身邊的心腹將士越來越少,漸漸有不支之勢。
董守業見狀,為了防止混戰之中傷及漢獻帝,便下令暫時停戰,將其團團圍住,自己卻領著李傕、郭汜、張遼等心腹將士來到近前。
看到天子被圍在中央,董守業、李傕、郭汜、張遼等人納頭便拜。由於眾人皆是身披鎧甲,無法全禮,隻能半跪。
見狀,王允身邊的的天子劉協壯起膽子詢問道:“爾等目無王法,作亂京城,所圖為何?”
董守業聞言答道:“我父對陛下忠心耿耿,卻無故遭奸人殺害。吾身為人子,隻願為我父討回公道,不敢造次。待到捉拿凶手之後,必將殺之,為父報仇。一旦父仇得報,我等任憑陛下發落,是殺是剮,悉聽陛下聖裁。”
王允聞言,趕緊提劍護在漢獻帝身前,大聲喝道:“爾等放肆,目無尊上。董卓暴虐無道,禍國殃民,吾為天下計而殺之,何罪之有!”
董守業聞言,大怒道:“老匹夫休要強詞奪理,沒有我父,天子豈能登上大寶。我父親扶陛下登上皇位,豈能有不忠之舉。便是爾等妒忌我父為陛下所信,才謀殺我父,竊取權柄。父仇不共戴天,莫要囉嗦,老匹夫,看我取你項上人頭。”
說完之後,倒提長槍,斜指王允,緊接著槍花一挽,槍尖一個圓弧畫出,刺向王允。
王允掣起手中長劍,劃出一個劍花,擋住董守業刺來的一槍。
董守業將手臂一抖,槍尖向下,劃向王允的大腿。
王允武藝如何能與董守業相比,隻一接觸,便是抵擋不住,手中的長劍劍勢已老。長劍與槍尖相交,被董守業一個半圓劃出,將長劍黏住,用力一抖,長劍脫手而出,隻聽一聲脆響,長劍落在地上,抖動了幾下。
董守業的槍尖卻是刺中王允的大腿。
王允吃痛之下,大叫一聲,後退幾步,斜靠在城垛之上。猛然間朝著漢獻帝施了一個大禮,然後說道:“陛下老臣無能,甚是惶恐,以後怕是不能侍奉在陛下左右,望陛下保重龍體。如今之事,隻有一死以謝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