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得好:有什麼別有病,沒什麼別沒錢。這句話道出了人們“怕病”、“恐病”的真實心理。就拿普通的感冒來說,流涕、咳嗽、發熱非常難受,如果家裏沒有備治感冒的藥,自己又不懂得一些治療方法,就隻有去醫院了。
經驗告訴我們,雖然隻是小小的感冒,但進了醫院就要做驗血等檢查,一番折騰下來,拿著醫生開出的藥單去藥房劃價——少則百八十元,多則數百元!再加上化驗、掛號的錢,粗略一算,去趟醫院看看感冒恐怕就要幾百元。再加上看病所需的時間及“舟車勞累”,真是應了“有什麼別有病”的老話。
通過一個小小的感冒,我們可能會有這樣的體會:假若在日常生活中能多積累些自療常見病的小辦法,那就不至於因為咳嗽、流鼻涕就跑到醫院去“花錢受罪”了。
嚴格地講,每個人在患病後都應該先請醫生給予專業的檢查與治療,這樣不僅能有效防止病情加重,而且還有助於提前發現潛在性的疾病。但是,從另一角度講,如果患者及其家屬能了解防治疾病的常識,掌握對症應用的知識和技能,無疑能大大減輕疾病為患者帶來的身心痛苦,更能對疾病的有效控製和治愈起到有力的推動作用。這就是我們強調“自療”的目的所在。
在源遠流長、浩如煙海的古今醫籍中,在民間廣為流傳的偏方秘方中,蘊藏著數之不盡的防病治病的奇妙良方。但這些妙方極為分散,也許平時能在書籍中偶見,但在遇病急用之時卻往往頗難尋覓,因此本書作者特將它們搜集、整理、彙總、歸類,以實用、高效、科學、簡便為尺度,以辨證對治為原則,精選出了八百餘個“小妙招”,可供防治包括內科病、外科病、婦科病、兒科病、五官科病、皮膚科病、男科病、傳染病以及許多現代常見病在內的100多個常見病症,以方便患者及其家人在日常生活中能夠合理、有效地運用。
希望本書能為廣大讀者在日常生活中自我防治常見病提供有益的幫助,這也是我們編寫此書最初與最終的願望。
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