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元儀嫁了裴二後,莫說西府跟二房平時絕了來往,即便是二房中也有不少人對薑元儀和盧氏有異議,這曾讓薑元儀很不平,世家聯姻最講利益,一方倒了將女兒接回去重新嫁人的不在少數,憑什麼別人可以她就不行?薑元儀生氣之下根本不願意回娘家,同盧氏都是在佛寺見麵或是盧氏親自來裴二。
但裴二怎麼會讓薑元儀一直不回娘家?隻是一開始薑家不接受他這個女婿,他也無意硬巴結上去,他能從一無依仗的小兵爬到今天這個位置最不缺的就是耐心。他沒有馬上討好薑家,但逢年過節必備一份厚禮,平時有空也會請幾位大小舅子聊天喝酒,帶著侄子們出去玩耍,甚至偶爾閑暇時還會在薑家書閣看書,尤其是他丁憂後看書的時間就更多了。裴二作為上過戰場的武將,很容易引來孩子的崇拜,裴二文武兼修,閑暇時還能指點眾人課業,一來二去他就順利融入了薑家,當然也僅限於二房和薑府的其他族人,國公府和都護府他始終進不去。
國公府薑律三人攜妻在外地,薑淩一直在建康,沈沁也就在女兒生太子時回來過一次,等薑微出了月子她就又回去陪老公了,是故大房的孫輩都是薑凜夫妻和致仕薑恪來教導的,兩人年紀大了,不可能陪著孩子們外出騎馬打獵,帶大房孫輩習武打獵的是都護府的人。他們跟都護府好,自然不可能跟裴二親近,平時見麵也就淡淡的麵子情,裴二對此完全不在意,有些事硬要巴結就不值錢了,隻要有心總會有機會的。
家中大人大多不在家,薑微對自己侄子也十分上心,時常會派人去關心侄子,裴二的行事也難免落入她耳中,她對趙恒道:“裴二可真會做人。”能當官的都不是傻子,可秦國官員多的去了,像他這樣的官員也不多。
“要不然他怎麼能年紀輕輕就升到三品。”趙恒挑眉道,武官升遷是比文官容易多了,但像裴二這般年紀輕輕就升到三品大員的也不多,林熙是例外,是他跟老頭子一手捧出來的,他見薑微捧著湯碗小口的吹涼,湯水卻怎麼不往嘴裏送,好笑道:“不想喝就別喝了。”
“好!”薑微如釋重負的把湯水放下,她生兒子的時候吃了點苦頭,比不上生阿鵷的時那麼精神,趙恒就當自己生了什麼大病,天天補藥湯水不斷,喝得她都怕了。
趙恒無奈的搖頭,這丫頭好像自己在逼她喝什麼毒藥,“你既然不放心你那些侄子,不若我把崇文館開出來,讓他們現在裏麵讀書?”
“不用了,讓他們上薑家族學就夠了,等出了族學讓他們去太學上課好了。”薑微說,她幾個哥哥都沒有靠進士,她侄子可以靠進士了。崇文館師資力量和硬件設施是沒話說的,但學生來源複雜,基本不走正統當官路線,薑微可不想坑自己親侄子,“你替阿鵷找幾個好老師。”阿鵷已經六歲了,蒙學也讀了一段時間了,薑微想給女兒找幾個好老師正經上課。
趙恒望著妻子,“你想要什麼樣的先生?”
薑微想了想說:“要沒有男女之見的先生,別認為女孩子就應該在家相夫教子就好。”阿鵷和梧桐的啟蒙先生就是薑微精心挑選的,他們心裏怎麼想薑微不會去管,但至少他們在教導孩子的時候沒露出性別歧視就好。
趙恒讓她靠在自己懷裏,“你想把阿鵷當皇子養?”
“當皇子有什麼好的?出息點的兄弟相殘,沒出息的就當豬養。”薑微說:“我隻是想她多讀點書,多開些眼界,不指望她如何聰明,但也不希望她將來做傻事。她將來想走什麼路,全看她自己選擇,我盡我能力給她最好的。”公主的日子沒有想象中的那麼風光,薑微可以保證她跟趙恒在的時候讓女兒無憂無慮,但等他們走後阿鵷會如何?她的兒子女兒將會有各自的家庭,有各自的路要走,除了夫妻誰能陪著走一輩子?薑微不想讓女兒的前途寄托在別人身上。
趙恒輕敲她的額頭,“我們的孩子不會的。”
薑微哂笑,“所有人都是這麼認為。”可惜從古迄今皇子相爭不絕於史書,即便在把藩王當豬養的明代都有藩王造反。人心從來都是最難揣度的東西,自古能把人牢牢捆綁在一起的唯有利益,她可以保證自己的孩子在沒成親前相親相愛,但成親各人有各自的家庭,普通的人家兄弟姐妹在成親後不一定會很親近,更別說是皇家了,天下至尊這個位置太惹人垂涎了。
普通人賺著每個月工資時還希望將來能繼續漲工資、年終的時候能多發點獎金,當皇子的眼看離那個位置就一步之遙,同父同母隻因為出生晚就輪不上那位置,有誰會甘心?莫說皇子了,從古迄今能有好下場的太子又有幾個?所以趙恒和薑微都放心把軍權交給林熙,卻從來沒想過交給薑家、趙家的人,即便是那些人都是他們的兄弟,有時候兄弟反而不如屬下那麼親近。
“微微!”趙恒語氣重了些,趙恒跟自己兄弟感情不親,但不代表他願意自己的孩子如此。
薑微笑嘻嘻的摟著趙恒說,“阿兄我們要正視問題,不能逃避問題啊。反正我們現在就兩個孩子,以後如果再有孩子就因材施教,教導他們相互友愛,等年紀大一點看情況安排他們出路,大不了就跟我以前說的蒙古汗國一樣,讓兒子都出去建立自己的國家,到時候我們的子嗣就遍布世界各地!”
趙恒捏捏她的鼻子,“盡胡說八道。”他雖不願意隨她一起胡鬧,但也沒反駁薑微的話,而是認真考慮她這一計劃的可行性。他們現在隻有兩個孩子自然不愁,如果將來還有其他孩子,就要看這兩個孩子品性如何了。趙恒自己踩著父兄屍骨上位,卻不希望自己兒子也是如此,這也是他接受大舅的意見建立一個仁君形象的主要原因。若他自己都立身不正,由怎麼能給兒子、臣子一個好榜樣。這也是趙恒最近對紀王越來越好的主要緣故,幸好他這個六弟也很識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