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藝
文/北壬
中國古代有四大名錦:蜀錦、宋錦、壯錦、雲錦。成都所產的蜀錦,以地域命名;蘇州所產的宋錦,以朝代命名;廣西所產的壯錦,以民族命名;唯獨南京所產的雲錦,是以其自身的美麗來命名。盡管四大名錦齊名,但眾所周知,織物裏最珍貴的是絲,絲中的極品是錦,而錦中首屈一指的,當屬雲錦。能獲此殊榮,不僅因為雲錦的美麗和其工藝製作的繁雜,更因為它背後濃厚的曆史人文底蘊——雲錦與《紅樓夢》千絲萬縷的關係,至今仍被人們津津樂道。
但遺憾的是,雲錦發展到現今,卻麵臨著與現代化衝撞和後繼乏人等問題。對此,從事雲錦研究40多年的國家級雲錦傳人郭俊,在感慨雲錦該何去何從的同時,唯一的心願就是能收得兩三個關門弟子;而南京雲錦博物館雲錦生產部主任蔡向陽則表示,要想雲錦在新時代受到認可,就必須把傳統與時尚結合起來,先吸引人們的目光,才有可能讓更多的人去了解雲錦。
錦繡《紅樓夢》
曹雪芹家族見證雲錦發展史
造訪南京雲錦博物館的那天,我們恰好經過了南京長江路。那是南京最繁華的地段之一,到處是美輪美奐的現代建築,但隻要細心看,就會發現一座鑲嵌在玻璃鋼柱內的中式園林木門。在清代,這木門裏曾是專門製造禦用和官用緞匹的官辦織局——江寧織造府,現在被改造成了江寧織造博物館。
江寧織造府,就是曹雪芹出生和生活過的地方,也是《紅樓夢》中寧榮二府的原型。《紅樓夢》是一部曹家家族的悲歡演義,更是雲錦發展的真實見證。要理清曹家家族和雲錦的關係,就得追溯到康熙年間。康熙登基之初,派遣心腹曹璽去明朝故都南京做“臥底”。表麵上,曹璽是受命為宮廷置辦禦用織品,實則是以江寧織造府為幌子,執行收集江南民情、考察官吏治理政務績效的任務。後來曹家因陷入皇位之爭,被抄了家,年僅14歲的曹雪芹對家族的衰落無法釋懷,便用半生著述了《紅樓夢》,道盡了錦繡繁華的回憶。
《紅樓夢》中沾親帶故的賈、史、王、薛四大家族,其實是曆史上四大織造府的縮影:江寧織造府,由曹家當家;蘇州織造府,由李煦當家,李煦的妹妹是曹寅之妻,即賈母的原型;杭州織造府,由孫文成當家,而孫家是曹寅母親的娘家;北京織造府,由皇室控製,曹寅之母又是康熙的奶媽。曹家不僅掌握著江南織造行業的命脈,還直接影響著皇族的織品製造——當皇宮定製雲錦時,先由宮廷畫師畫好設計圖,然後發送至南京,由江寧織造府代工。
《紅樓夢》裏“金陵十二釵”的服裝鬥豔,其實是“江南三織造”的技藝比拚,從中我們可以看到杭州的絲綢、蘇州的刺繡和緙絲,當然見得最多的是曹家的雲錦。書中林黛玉在王熙鳳住處見賈母時,穿的“縷金百蝶穿花大紅洋緞窄裉襖”是雲錦;薛寶釵在梨香院會寶玉時,穿的“玫瑰紫二色金銀鼠比肩褂”是雲錦;賈寶玉見北靜王時,北靜王穿的“江牙海水五爪坐龍白蟒袍”也是雲錦……
但是,雲錦好景不長,曹家被抄後,江寧織造府的官員開始走馬燈似地輪換,新上任的官員不像曹家一樣,對雲錦傾注情感,而隻把它當成斂財手段,雲錦織造從這時起,慢慢出現了衰敗的跡象。“樹倒猢猻散”是祖父曹寅的口頭禪,年少的曹雪芹對這話不能理會,家道中落後,他才真正明白其中的含義:樹倒後散的不僅僅是猢猻,還有雲錦。
沒有曹家人的努力,雲錦就沒有後來的規模與技藝;沒有雲錦,就沒有曹家三代人在江寧織造府任職的經曆。而曹家人的經曆就是《紅樓夢》的藍本,所以也可以說,沒有雲錦就沒有《紅樓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