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69章 天兵忽至(上) (1)(1 / 1)

就在此時,白羽身邊的兩處鐵騎由楊開和吳震分別率領,從兩側迂回而上,對著程淩玉衝殺過去,這雖然不是百煉騎兵龍驤****,但是在白羽的精心培養之下也是一隻難得的****,白羽的弓箭部隊先聲奪人,已經將局麵牢牢地控製在自己一方。

一輪弓箭射罷,弓箭再次上弦。

陣而後戰,兵法之常。程淩玉老成持重,似乎也無意去突破這個兵法常規,玩什麼花哨的名堂,他布置的是一個循規蹈矩的陣勢,整個軍陣呈筆直的一字型,方正平衡,毫無出奇之處,全軍緩緩推前時,步步為營,但是白羽卻是屢屢祭出奇招,左右兩翼的騎兵早源源殺出,分兩側殺入陣中,短兵相接下,兩側一片混亂。

而此時,在盾陣後麵的白羽真正的主力,經過了白羽、徐忠等兵法大家的訓練,此時已經是非常講究紀律性和團隊配合的部隊了,他們所列的陣形,隊列、位置與方向、節奏和速度、旗幟與鼓號、甚至是每個士兵每邁一步的步伐頻率和距離,都極其講究,有章有法,一絲不苟。

跟從大大小小的軍旗和各級將官明晃晃的指揮刀,伴隨著戰鼓的節奏,一隊隊的士兵整齊而有序地開赴預定位置。偌大一支十數萬人的軍隊,看不到任何雜亂和擁擠之處,完全就是一部龐大無比、嚴密精確的戰爭機器!

步兵集團的列陣,不僅好看,而且實用。白羽知道,他可不是可不是在做什麼儀杖表演,而是按照兵法操典的條例規定,嚴格執行。在徐忠、白羽乃至後來的淩淩昭,,這些條例規定,幾乎囊括了當下最為簡單實用的條規,能夠在現在的大規模戰役中,將自己所有單體士兵協同作戰實力,發揮到淋漓極致。

白羽第一次向程淩玉亮出了他白森森的獠牙。而這時在大顯軍的後方,程淩玉高大的身肜,紫檀色的臉龐上,三縷長須迎著寒風飄落在腦後,程淩玉全身備甲,麵容深沉,不露喜怒。他身邊是海冬青和花名揚,此時兩人麵容蒼白,顯然對文家士兵的箭陣,感到了深深的震驚。

程淩玉高聲叫道:“豎盾!”

戰鼓隆然響起,一排又一排長過人身的精盾,在陣前豎立起來,把大顯軍遮得密不透風,極有效果地阻止了文家箭矢的設計,而數萬人的步兵陣營,在精盾的遮掩之下,緩慢而穩定的向前推進,已經靠近了琅琊戰士的三百步以內。

從戰術層麵而言,當兩方步兵集團靠近後,即便迅速進入了短兵相接階段,程淩玉步兵人馬占據上風,很快便能以一字長蛇陣優勢對白羽發動鯨吞,一般說來,為避免被包圍,白羽會展開步兵隊伍,盡量將自己的陣線拉長,然後用不連貫的騎兵在程淩玉的陣中進行突刺,這樣盡量將對方的戰線打開一個缺口,然後讓自己的戰士從缺口處不斷的突擊,將整條大蛇一分為二,甚至一分為多,這樣便能使得程淩玉的兵馬收尾不能兼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