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麵部的科學保健(3)(2 / 3)

(2)點刺舌。是指舌上有很多紅刺群突出舌麵,好像草莓的果實一樣。點出現於舌尖或舌邊,表示熱盛,可見於各種發熱感染性疾病或大麵積燒傷病人;點刺出現於舌中,多為熱毒更盛或熱人血分,容易發生休克、神誌不清。失眠、便秘或夜間工作緊張的人,以及維生素缺乏、營養不良和大腦皮質功能失調等,也可出現舌麵上的紅色點刺,中醫稱為陰虛火旺。舌麵點刺還有痛感,經休息,調整營養結構和使大便通暢後,點刺會較快消失。

(3)淤積舌。常常有人發現自己的舌尖或舌邊上有散在的紫黑色淤斑或淤點,中醫認為這是淤血鬱阻的表現。在青年女性中較為常見,多有月經不調、月經色深,常有血塊、痛經等症狀,運用調經活血的藥物治療,症狀可消失。不少腫瘤病人,舌上有淤點、淤斑,有時伴隨青紫舌一起出現,常見於肝癌、胃癌、鼻咽癌和白血病。因此,如果舌頭上突然出現淤點、淤斑,應該進行洋細檢查。

(4)光滑舌。舌麵光而無津,也.沒有舌苔,平如鏡麵,望之發光,也稱“鏡麵舌”。據中西醫結合臨床觀察,光滑舌是舌上無苔無點、舌絲狀乳頭和蕈狀乳頭全部萎縮,是舌炎晚期的表現。光滑舌可見於維生素C嚴重缺乏、惡性貧血、高熱長期不退、肝硬化和肺心病的衰竭期、慢性腎功能衰竭尿毒症、中毒性休克、腦性昏迷等疾病。研究證實,造成舌黏膜上皮細胞壞死的各種因素都可能導致舌光如鏡。

看舌苔和看舌麵都是中醫望診中常用的方法,有經驗的醫生通過這兩種方法就可以看出疾病的端倪。此外,還有看舌體、看舌質等方法,這裏不再一一論述。

舌頭可以呈現髒腑的變化

我們常常會在小說、影視劇裏看到某某咬舌自盡了;去醫院的時候,醫生會讓你把舌頭伸出來,然後告訴你得了什麼病;一群女人東家長西家短地說閑話時,人們會說,她們又嚼舌了……

生活中,很多事物都與舌頭有關。這裏我們隻談談中醫是怎麼看待舌頭的。

中醫診病特別重視舌頭,認為舌為心之苗,人體五髒六腑的變化都會在舌上呈現出來。

舌尖為心、肺的反映區。當一個人上火或咽喉疼痛時,舌尖往往會發紅,如果病情比較嚴重,舌尖就會潰瘍。

舌頭的兩邊是肝膽的區域,如果兩邊發紅,甚至發紫、潰瘍,說明此人肝火旺盛,近來脾氣比較大。

舌的中間反映脾胃,如果舌頭中間有裂紋,說明脾胃虛。

舌根為腎,如果一個人的腎陽氣不足,舌根就會發白,這樣的人容易出現手腳冰涼。如果一個人的手腳愛出汗、尿黃、腰酸,舌根就會發紅。

舌的顏色代表人體內有著不同的病症。

舌色變化與病症表現

口水太多,脾腎有話說

我們習慣上把唾液稱為口水,其實中醫認為唾和液是兩個不同的東西,《黃帝內經》中說得很清楚,“脾為涎,腎為唾”。如果一個人的口水過多,就說明脾腎出現了問題。

唾多而且黏稠,口中還伴著苦味,往往說明是脾熱,這時候一定不要吃辛辣的食物,牛羊肉也盡量少吃,可以吃一些清脾熱的藥物,如梔子和連翹等。口水多,且伴有成味的話,這可能是腎虛的征兆。

很多小孩子特別愛流口水,如果大一點不流了還是沒有什麼問題的,但如果都七八歲了還在流口水,這就說明孩子脾虛。脾是主肌肉的,如果脾虛,嘴角就不緊,不能抑製口水外流。

口水多了不行,但少了也不行。如果嘴裏總是幹幹的,這就說明你的津液不足,是內燥的表現。這個時候就要注意多喝水,多吃酸味的食物,以及多吃水果,蘋果、梨、葡萄等都是不錯的選擇,隻要含水分很多就可以了。

腎是先天之本,脾是後天之本,唾液來自於腎脾,對人體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呂洞賓將唾液喻為長生酒:“自飲長生酒,逍遙誰得知。”唾液對養生十分重要,經常咽口水不僅可以治病,還可以延年益壽。具體方法是:用舌頭在口腔內攪動,等到唾液滿口時,分3次咽下,並用意念將其送到丹田。別小看了這個簡單的養生法,隻要你堅持下去,就會受益無窮。

睡覺的時候為什麼會磨牙

有人在晚上睡覺時常發出咯吱咯吱的咬牙聲,自己卻沒有感覺,醫學上把這種磨牙稱為夜磨牙症。夜磨牙的原因目前還不是特別清楚。不過,從臨床來看,由蛔蟲病和胃腸功能紊亂引起磨牙的例子比較常見。

在人體腸道內寄生的蛔蟲能分泌多種毒素,如神經毒素、過敏毒素、溶血毒素以及酶性毒素等。此外,蟲體排出的某些代謝產物也會不斷刺激正在熟睡中的人體大腦的相應部位,使有些入夜間咀嚼肌持續收縮,從而造成磨牙現象。研究發現:如果兒童白天玩得過於興奮,或者白天工作過於緊張,夜晚睡前還忙碌不停、過於疲勞的成人,入睡以後雖然大部分大腦皮質處於抑製狀態,但還會有一部分區域(如腦橋的三叉神經)處於興奮狀態。這樣,它就會發出“信號”命令麵部的咀嚼肌做短暫持續的收縮。於是,睡著的人就表現為下巴不由自主地上下左右前後運動,從而發出“吱吱”的磨牙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