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再無太上皇(2 / 2)

皇帝說著,氣慢慢的就散了,剛剛交待完,看了一眼蕭臨淵,兩眼一閉,頭便歪了下來。

那是乞求的眼神,是求蕭臨淵多多看顧他的兒子的。

可蕭臨淵卻恍若未見,兒孫自有兒孫福,他管這麼多做什麼?

他與蕭家皇室的情份,也該斷了。

細細想來,皇帝能走上這一條路,也未必沒有自己這太上皇壓在頭上,整日裏擔心皇位被奪的緣故,既如此,將話說明白了也好。

皇帝寫好的聖旨就在蕭臨淵處,讓秦公公拿了去,又宣讀一遍,與皇帝所說並無二致。

皇後和二皇子是徹底的傻了,沒想到最後竟是這個結局,陸睢早就讓人拖了下去,押在了天牢,可想而之,皇帝那句“一幹人等”必又是一場腥風血雨。

姚貴妃和三皇子直到被人扶著起來叫太後、皇上人還是呆的,這幾年這日子過的,也不過是湊和著活罷了,誰又能想到皇帝臨死前還來了個大反轉呢?

而且皇帝也算是煞費苦心了,因著太上皇健在,自己定不能進位太後,便先封了皇後,再進位皇貴太妃,也算全了自己正妻的位份。

不過皇帝的話這母子倆俱是聽明白了的,三皇子的繼位必然少不了太上皇的幹預,當下母子兩人便跪倒在蕭臨淵麵前,真真切切的磕了幾個頭,論輩份,蕭臨淵算是三皇子的叔公,論尊貴,人家是嫡子太上皇,他是庶子繼任的皇帝,這頭磕得並不冤。

三日後,新皇登基,正位而坐,崇明卻攜著一紙詔書前來,當著新帝和文武百官宣明太上皇旨意。

此時,蕭臨淵與林寧正趕著一架掉了漆的馬車,馭使一匹老馬,穿著普通人家的細棉衣物,幻化了容貌,拉著倆孩子走在上京城往東的官道上。

蕭臨淵的詔書中言明,他本是修仙者,投胎而入蕭家,現大顯後繼有人,塵緣之事已了,已是歸去之時,從今以後,大顯再無太上皇矣。

新皇及眾臣皆驚。

崇明將太祖金冊請出來,遍示群臣,隻見其上再無蕭臨淵一家之字樣,仿若這些人從未出現過一般。

崇明又拿出一道諭令,這也是蕭臨淵做為太上皇的最後一道旨意,其中言道,既大顯再無太上皇,有些事便無需避諱,姚皇貴太妃為皇帝生母,又為先帝皇後,著晉為太後,以正人倫。

皇帝感激涕零,捧著旨意叩拜不已。

待散了朝,崇明又秘見皇帝,將蕭臨淵的口諭說了。

林複原領紫衣衛,宋儉原領金龍衛,二者均係太上皇所掌,此時一並交於皇帝,至於二人及林府之人歸處,還望皇帝能聽其所願,讓他們自尋所在。

崇明走後許久,蕭湛仍自激動不已,太上皇,這位神一樣的男子,所做所為真非常人能為之。

蕭湛恭恭敬敬的衝太清宮的方向行了三跪九叩的大禮。

崇明回去林府,從一處暗格裏拿出一個木匣,珍重的拿了帕子擦拭一番,方才打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