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後也暗自籲了口氣。
朝上的消息她早就知道了,家裏麵的意思是以不變應萬變,不要去出這個頭。
幾乎所有人都是這麼想的。
這救災就是個燒錢的事兒,一旦起了頭兒,擔了個名聲兒,想要中途退出那可是難了,再大的家底兒也不能老往這裏麵填。
更何況那些家大業大的,花銷也大,一家子老小,總不能為了搏皇帝的歡心,一家子都不活了吧?
再者,誰提這個誰傷人。
都不願意出錢,也不願意出力,所以,朝堂上的各派各係雖是吵吵嚷嚷,各自拆台,但在出錢出糧這個事兒上,有誌一同的無人發聲。
所以皇帝才鬱悶。
他家裏也不富裕,他若是有錢,還發這個愁幹嘛?
去年雪災北方死了少一半兒人,今年再來個全境的水災,他幹脆就自認無能請求那位再立新君好了,還給自己留了點兒體麵。
皇帝的那些兄弟姐妹,堂兄弟姐妹們無一例外的保持了沉默,大家可都盯著呢,萬一皇帝的點兒再背些,惹得那位不悅,他們的機會也就來了。
皇後出身大家,對這些朝堂上的官司那是心中有數兒,對皇帝下了朝便來到她這鳳儀宮更是心裏門兒清。
一時心內冷笑。
這麼些年過去了,她與皇帝也不過剩下幾分的麵子情。
對於皇帝這種無事龐幸美人,有事來找皇後的習性也算是知之甚深。
皇帝這是來試探來了,也是再等著自己率先表態。
皇後和皇後娘家的家族若是先將這賑災的事兒擔起來,那這事兒就好辦了。
可皇帝聰明,皇後也不傻。
隻是一個勁兒的好言寬慰,說些有皇帝福澤庇佑,遲早會吉人天象,皇帝不必憂心之類的官話。
皇帝心中膩味無比。
可他不能走,若是皇後這裏沒有攻克下來,那其他妃嬪,以及他們背後的家族肯定也不會成功。
皇帝也累。
人人都盯著他屁股底下那張椅子,可沒人知道這其中的心酸。
一時突然想起那位,又是羨慕又是敬服,又是微妙的嫉妒。
那位簡直就是古往今來最最成功的皇帝,或者最最成功的人。
昭聖太上皇,不過時人尤愛尊稱昭聖皇帝陛下,以表達發自內心的景仰之情,人家當皇帝就跟玩兒似的,不想當皇帝也跟玩兒似的。
其實成功的標準是什麼呢?
不是當不當皇帝,也不是當不當官兒,有沒有錢,而是能隨心所欲,所行由己。
想幹什麼就幹什麼,這才是最大的成功。
想他在這裏愁眉苦臉,和自己的發妻玩兒心機,那位昭聖皇帝據說在外雲遊。
唉!
皇帝看著皇後車軲轆話說了一筐又一筐,表麵情真意切,實則冠冕堂皇,隻是還得忍著。
皺了皺眉,心下生出一計。
“老二也有二十了吧?也該娶個正妃了。老百姓都講,成家立業,成家立業,這先成家才能立業。皇後若見到老二也勸勸他,咱們大顯這麼大個攤子,難道就隻由著他父皇一個人勞心勞苦?他雖不是長子,但卻是嫡子,自是與旁人不同,他這般不思進取,待朕百年後,這大顯又該怎麼辦?朕又有何顏麵去見列祖列宗?”
盡管皇後早已有了心理準備,皇帝為了爭取各大家族支持,怕是要拋出一些引子,隻是沒想到會是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