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也不是沒有過的事,參加選妃的女子和隨行的護衛互相愛慕,竟然逃匿私奔,這都被寫成了話本子。
朝廷可是顏麵大失。
一切都不得不防。
因此,船上又來了兩個嬤嬤,管束三位參選女子。
林寧卻覺有些驚訝,這紫衣衛的指揮使來的突然,走的也蹊蹺,好似總圍著自己打轉兒似的。
這話倒不是說他對自己有什麼企圖,隻是他始終保持著一定的距離,但有危險時這人就會出現,倒像是在護衛。
想及齊青林,想及宋儉一家,現在又來了個林複,蕭臨淵,你究竟是什麼人?
船沿錦江南下,途中風光無限。
朝看日出江麵,半邊江水半邊紅,幕看漁帆點點,一支搖櫓一支歌。
小包子從未坐過船,每日裏都興奮的很,見天兒的在甲板上跑來跑去,還嚷嚷著要去水裏撈魚。
林寧將看護小包子的任務交給了參娃,弄得他苦不堪言,這個小祖宗,簡直沒有一刻消停時候,他每天都得打足了精神,提心吊膽的注意著別一個不小心讓小包子到江裏去喂了魚。
明麵兒上,林寧讓樊氏和宋靈兒不必管她,每日隻將小包子看好,務必不能讓他離了視線。
有上次在江南春的經驗,她真是不敢確定會發生什麼。
小包子別看淘氣,但極為聽話,林寧不讓他到二層、三層去,他就真的一次也沒去過。
倒是郭瑩,有幾次到甲板上來散心,偶爾見過小包子,還沒等說話,小包子就跑遠了。
郭瑩也有些恍忽,看那孩子的模樣,竟是粉雕玉砌,靈氣非常,畫像上的童子也沒有這麼好看的,若是她和林寧沒有走到這一步,這孩子是不是也該喚她一聲姨姨?
現在想什麼都沒用了,自己選定的路,無論多難走,也得走下去。
小包子迷上了釣魚。
這還是林寧想出來的轍,這孩子太好動了,弄得樊氏、宋靈兒疲憊不已,參娃也快罷工了,便趁一次船靠岸,讓樊氏去稟了前麵的李公公,派人到岸邊的鎮子裏買了幾杆魚杆和魚簍,讓小包子學釣魚。
林寧裝模作樣的拿了魚杆,直接甩線放到江水裏,暗地裏用精神力驅趕一條三、四斤重的大草魚咬了鉤兒,待魚兒釣出水麵,放在簍子裏。
不一會兒,又原樣炮製釣起了一條更大的,這可是大大的刺激了小包子。
幹脆也不去瘋跑了,就那麼坐在甲板上,一動不動的去釣魚。
一天,兩天,三天……
小包子一條也沒有釣上。
參娃兒嘴角忍不住的抽抽兒,鄙視的眼光毫不留情的看向林寧,你這人教兒子釣魚都不教他要放魚餌的嗎?
又可憐小包子,攤上這麼個娘親真是倒了八輩子血黴。
可小包子就有這個勁頭兒,一連七、八天就那麼坐在甲板上給他特設的小座位上,除了吃喝拉撒睡簡直就是和這魚杆兒較上勁了。
這才是個一周歲多點兒的孩子,可那身體和個頭兒看上去足有兩、三周歲孩子大小。
這還罷了,現在看,這心智,倒是連許多的成人也比不了。
小包子學釣魚之事連前麵、後麵的官船都聽聞了,那幾位公公和後船的一眾侍衛還打起了賭,看小包子能堅持幾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