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她還摸不清楚這林複的底細,怎麼會出現到了青州,現在雖依然不明白,但卻看出來,這人與那林寧與樊氏定是相識的!
一般人在這種地方見到玉露的真品,第一個問題定然是這東西怎麼會在這村婦手上,而絕不是像現在這般不提不問。
這隻有一種可能,這林複早就認識那林寧,而且,對林寧手裏有玉露並不意外。
這也意味著,這玉露出現在林寧手裏是順理成章甚至是光明正大的,否則她又敢明晃晃的戴出來?
那這林寧到底是個什麼身份?
想到林複身後那人,又想到郭瑩所說林寧那夫婿,一瞬間想以了一種可能。
鍾嬤嬤打了個激靈,老天保佑,千萬不要是她想的那個樣子。
否則不僅是她,連皇後都要萬劫不複。
鍾嬤嬤的臉色一下子變得慘白。
樊氏又接回那玉露,小心收起來,衝林複福了福身,“正巧大人來了,也正好與我們評理。我家夫人之前與淑嘉郡主有些情誼,想著多日不見,便想請郡主喝杯清茶,怎奈郡主不知何故,非要我家夫人下跪行什麼跪拜之禮,這原也是朝廷規矩,我家夫人非誥命之身,行禮自也應當。可好教大人與郡主、鍾嬤嬤和兩位姑娘知曉,小姓樊,雖嫁了人,但三十餘年前也在孝成賢皇後跟前做過一段時間的女官,娘娘臨終前將她喜愛的首飾俱都留給了奴婢,讓奴婢他日遇到合適的人再送出去。這玉露便是其中一件,娘娘故去後,先成帝陛下為思念娘娘將此釵取走,但在大行前又還給了奴婢……奴婢現在跟了夫人,深知夫人為人性情,必不會辱沒了先皇後娘娘這些飾物,便將孝成賢皇後遺物交與夫人,沒想到今日才戴出來,卻被這位皇後身邊的鍾嬤嬤說成是破釵子,又說我們冒充皇家之物,這……這可是從何說起呀?”
說著還誠惶誠恐的行了好幾個禮。
鍾嬤嬤隻覺耳朵嗡嗡鳴響,眼前也是一片黑,此時她對樊氏的身份也有了一個猜測,當年以皇後身前一品女官之職,代皇後管理宮務三年的大宮女樊如意,想必就是她了。
那可是所有宮女的極至夢想,除了那些想攀上枝頭作鳳凰的。
聽說孝成賢皇後故去後她自請嫁於了一個軍營中的大頭兵,慢慢的也就淡出了人們的視線。
沒想到這樣傳奇的人物竟在今日見到。
若她真是樊如意,那孝成賢皇後的遺物出現在她手中便再正常不過了。
能代皇後管理宮務三年,她與孝成賢皇後的情誼又豈會差了?
便是當成親妹妹、親女兒也差不多了。
釵子是成帝親手交還給樊氏的,又有孝成賢皇後的遺命,樊氏將釵子轉贈給了林寧,不隻這樣,林寧手中很有可能還有許多孝成賢皇後的東西,沒準兒也是成帝送給妻子的,有這兩尊大佛的名頭兒,便是當今的皇帝和皇後來了,又能說什麼?
尤其是這玉露,成帝當日將這釵子送給孝成賢皇後時可專門下了聖旨,那如朕親臨四個字可不是擺那兒好玩兒的。
大顯朝最講究禮法,興許是剛開始立朝時總是被人嘲笑是蠻野之人,無甚文化底蘊,因此,曆代皇帝對中原的文化、風俗都是卯足了勁兒的效仿,尤其是中原人提倡的忠君愛國,孝敬親長。
當爹的說了,當兒子的就得乖乖聽著,既便是當爹的死了,也得跟活著一樣。
換句話說,這玉露,現在依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