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有全說著,猛然間又發覺自己說多了,尷尬的笑笑,往後挪了挪不再吱聲了。
可惜,空間沒了,自己也不用做什麼好事了,眼下雖然糧食大豐收,可也沒什麼用處了。
林寧有些感歎,若是能在生小包子之前再攢些功德,生產那日也不用那般驚險了。
後來聽參娃說起都覺得有些驚心。
這還真是托了老天爺的福。
她和孩子能平安降生是不是也是老天爺看在她做了不少好事兒的份上給的獎勵?
在生死麵前又走過一遭,林寧此時倒是有此信那句老話了——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雖然空間沒了,但這糧食,她還是打算平價賣給百姓,就當給小包子積福吧!
反正她又不指著這個掙錢。
“那就收了吧。”
林寧無所謂道。
“眼看就是中秋了,讓大家辛苦幾日,新收的稻米每人分上五斤,嚐個鮮,魚每人十斤,螃蟹二斤,算是給大家的節禮了。”
林寧又道。
“三個溫泉莊子上的和園子裏的人也是如此。”
“頭目們每人稻米八斤,魚二十斤,螃蟹三斤,管事們翻倍,至於兩位分管事,這兩個月也辛苦了,每人稻米五十斤,魚一百斤,螃蟹二十斤,東西不多,以後還得勞你們多費心。”
林寧這話一出來,一屋子的人莫不歡心鼓舞,忙忙下跪磕頭,感謝主子的恩典。
正熱鬧間,齊青林急衝衝進來了,完全失了他平日沉穩睿智的風度。
“夫人,我聽說莊子上的稻子豐收了?”齊青林草草向林寧行了個禮,急吼吼的把話就問了出來。
林寧抽抽嘴角,示意他先坐下,又讓楊有全將剛剛的話又說了一遍。
“那稻子能打多少斤?”齊青林兩眼放光。
南方的稻子在北方種成了,這可是頂頂天的大事啊!往下說,能改變百姓生活,北方的人們也能吃上精貴的稻米,而無需千裏迢迢的自南方運送過來,省了多少人力物力!若往上說,百姓的糧倉豐足了,朝廷的賦稅自然也就多了,能幹的事兒就多了!
但還得看這稻米產量如何,若隻是能種出來,產量卻不行,隻能成為富貴人家餐桌上的食物,卻也沒什麼大用處。
這些是早就估算過的的,他和那十幾個人日日守在在地邊轉悠,心裏早就有個譜兒了。
但楊有全還是細細想了想,伸出了三根手指頭往下一撮。
“七,七十斤?”齊青林心裏涼了半截兒。
“七百斤。”
楊有全的聲音如炸雷一般,震的在場的人無不瞠目結舌。
現在北方的小麥畝產不過三百斤!
便是在南方,水稻的畝產最高也不過四百二、三十斤,而在北方,居然能收七百斤!
其實這還是一個保守數字。
老農們都是侍奉了一輩子莊稼地的,對田裏的莊稼心裏最是有數兒,但因著這個數字實在是太駭人聽聞,個個兒都是壓縮了再壓縮,保留了再保留,這個數兒基本上可以說是保底的數字了。
“七百斤?”齊青林驚訝,繼而搖頭,“這怎麼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