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裏存的那些糧,便是這麼些人吃,也能吃到來年五、六月份的。但來年什麼光景誰也不知道,林寧真要把糧捐出去嗎?
“你出糧?”郭相甫驚訝,“出多少?”
“我出五千斤糧,五千擔柴。”
五千斤糧看似多,但按一人一天三兩算,也就夠這些人十天的量,糧多架不住人多,加上那些大戶拿出來的,也就吃一個來月的,一個月後怎麼辦?誰也不知道。
林寧也是在賭,賭朝廷不會任由災情蔓延,大部分的災民,隻怕已然在前往京城的路上了。
電視上都是這麼演的。
不過便是朝廷真的無動於衷也沒什麼,林寧空間裏的糧食有的是,大不了進趟山,找個隱秘的地方一堆,推說是之前存的便罷了。若是惹來懷疑,那也隻能是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依著她,什麼也不做最好,她自己有吃有喝就行,管別人死不死呢?可誰知道天道怎麼想?真要下來一道雷把自己給哢吧了,好像也有些冤。
總之一句話,盡人事,知天命,走一步算一步唄!
常林眸光連閃,激動的已是說不出話來,隻衝著林寧、謝瑩深鞠一躬,道:“我替盛德鎮的百姓謝過二位娘子了!”
謝瑩忙讓開,常林的年歲足可當二人的長輩了,這受長輩的禮,可是要折壽的!
林寧卻毫不在意,她出了糧,救了災,那些人可不得謝她嗎?當她願意啊?
郭相甫猶豫半天,終究還是沒說要再多捐糧的話。
常林又說起這五萬兩銀子的去向,還是命人拿了錢去買糧、買保暖衣物,盛德城內的糧行、布坊大多是這些富戶經營,這些錢相當於在外麵轉了一圈兒又回去了,按著如今的市價兒,還賺了一大比,真正的損失,並不如看起來那麼多。
反倒是林寧這種實打實捐糧的,此時倒顯得猶為可貴。
“待朝廷派下欽差賑災,常某必將二位娘子的義舉上報天聽……”常林笑眯眯的看著林寧和謝瑩,正說著好話,眼風又掃到一旁的郭相甫,又道:“當然,也不會忘記郭老弟的相助之情!哈哈!”
郭相甫眉心跳了跳,合著他那一萬兩差點白出了!
不過常林既如此說了,總是好事,他之所以留下,出錢賑災,也是存了借這件事揚名的心思,真若是災情處理好了,這“善”字怎麼也是跑不了的,朝廷上有沒有嘉獎不說,在盛德當地,也可賺些聲望,與今後的生意可是大有益處。
“隻是我還有個要求。”
林寧淡笑。
“要求?”
常林、郭相甫二人相視一眼,“什麼要求?”
“各捐各的米糧,各設各的粥棚。”鎮長派人每日清點災民人數,監督捐糧各戶將糧運到城外自家粥棚,各戶各自負責一部分人的吃食。至於鎮上統一買來的糧食,由鎮上原設的粥棚發放。
“這是為何?”常林不解。
郭相甫卻是若有所思。
林寧一笑,“若是粥棚的飯食出了事,責任由誰來擔?”
常林一下子從座位上站起來,他倒沒想到!摸了摸瞬間鑽出來的冷汗,俗話說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若真是碰到了那無良之人,拿壞掉的糧食來博良善的名聲兒,各家糧食都混在一起,他這鎮長豈不是首當其衝要背那黑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