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睜開了雙眼,興奮的跳將起來,竄出帳房,躍上帳邊的一匹駿馬,衝上附近的一座山丘,眺目南望。
他看到了,不遠處,數百人縱馬踏著草浪而來,有一個人騎馬衝在最前麵,李克用從衣著上已經看出來了,這是他們沙陀的騎士。
數百人奔近,為首的正是李友金。
李克用單目直望李友金:是時候了嗎?
李友金回答:是的,時機已經成熟,你該回去主持大局了。
李克用問:兵呢?
李友金:兵已經招募完畢,全是代北的壯兒,三萬有餘!
李克用:唐朝怎麼說?
李友金:他們同意了,隻要我們對付草軍,就可直入中原!
李克用點頭,微笑:托黃巢同誌的福啊!沒有他,我怎麼會有今天,為了表示我的感激之情,我將親自登門向你致意。
歸去來兮,中原將亂,胡歸兮。獨眼龍又要回來了!
在他的前方,三萬狼虎之師整裝以待,在他的身後,是五百沙陀儀仗隊,再往後麵,是一萬精力過剩,欲望橫溢的韃靼雇傭兵。
此去中原,當鐵蹄掃去,群雄臣服!
可是,事情不巧的很,李克用同學因為進的是高級梟雄爭霸班,這裏麵的課程是很艱深的。
李克用同學雖然備考充分,聘的槍手也是實力過人,但他的回馬槍一刺出就碰到了一塊鐵壁。
沙陀的發家地是代北,代北,顧名思義,代州(山西忻州市代縣)以北,其中還包括山西北部、河北西部和內蒙古中部。
這裏是唐朝的雇傭兵安置區。
這些地皮上,各民族和睦團結,精誠合作,有空時互相切磋一下武功,練練軍事技能,等唐朝有戰事,他們就披甲牽馬,開工賺錢。
他們這樣幹了很多年,直到唐朝把沙陀安置到他們這裏,從戰場上殺出來的沙陀一來,就打破了平衡,成為這片雇傭營的領頭人物,史記:陘北有沙陀部落,自九姓、六州皆畏避之。
沙陀人占據了這塊兵源地,開始招兵買馬,聲勢日隆,他們的老大李克用更是廣收義子。
當然,收義子不是怕百年之後沒人送終,這些義子都是用來上陣廝殺的。
李克用的義子很出名,在後來,有十三名脫穎而出,皆功封太保之名,後人稱之十三太保。
托德國蓋世太保的福,大家都知道太保之類不是什麼好東西,其實,就本土而言,堂廟之上,太保是榮譽稱號,江湖之內,太保是綠林好漢。
現在,李克用要領著他們的幹兒子們去打天下,按照怎樣從梟雄變成皇帝這一寶典指引,他們急需占據一塊地皮作為根據地。
從現在李克用同學的實力看,四萬飲血之兵,重新奪取雲州已經不能滿足他的胃口了。
李克用看上了太原!
他的眼光很好,太原,軍事重鎮,這個地方還有一個別名叫做龍城。
顧名思義,龍出之城,帝王之資,唐朝李家就是從這裏化家為國的,可對李克用有個不好的消息,駐守太原的是鄭從讜。
鄭從讜是一個讀書人,跟王鐸一樣是相門之後,當然,對於有野心的人,對手如果是王鐸之類,那是上天眷顧,隻可惜鄭從讜作為相門之子,儒門子弟,卻跟王鐸有些不一樣。
他有一個外號,這個外號不是單獨的,是跟另一個人聯係在一起而稱的。
與鄭從讜同享這一外號的是鄭畋,人們將他們兩人合稱為:二鄭,鄭畋在鳳翔傳檄天下對抗草軍,鄭從讜在太原力拒沙陀。
鄭從讜本來在長安當著宰相,冷眼旁觀著田令孜的獨角戲,他知道,皇帝已經是田令孜的皇上,自己是插不上話了,但聽到太原的駐守長官空缺後,他馬上為自己爭取了這個位於前線的軍鎮。
嘴皮子幹不過田令孜,自己就離開長安,幹點實事吧!
鄭從讜從長安領出了一大批人才,文官武將,名流隱士,一應俱全,時人一看名單:得,鄭大人這要準備在太原組成小朝廷啊!
到了太原,鄭從讜開始招兵買馬,收服地方黑道人士。
他知道,這些人雖然屢有惡行,但是隻要善加利用,也有可能成為好的兵器,更何況自己麵對的是唐朝最強雇傭兵沙陀的反叛。
以夷製夷是一條捷徑,鄭從讜為李克用準備了一支勁旅,雖然聽說這位沙陀人的首領正在蒙古吃烤羊肉,但鄭從讜不敢放鬆,他知道,這個人野心極大,總有一天會回來的。
果然,一個月後,李克用就跑到他的城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