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章 攻陷洛陽(1 / 2)

曹全晸戰死,泗水,溵水兩道防線被徹底擊垮,義軍攻陷申州之後,長驅進入潁州、宋州、徐州、兗州等州,所到之處,官吏四處逃散。

公元880年11月15日,洛陽城內,大街上,高頭大馬踏蹄而過,大馬上,黃巢春風得意。

他頭戴戰盔,外著薄鐵亮甲,肩披猩紅戰袍,當真是衝天神將,率土將軍,神氣非凡!

黃巢一邊感受著大將軍的威風,一邊輕縱韁繩從城門昂首而過,在他的麵前,是跪地迎拜的洛陽大官員。

很好,黃巢點頭,然後頒下命令:全軍體整,其間不得搶掠擾民,三日後,殺奔長安!

長安,含元殿,這是世界上少有的雄偉大殿,俯視長安,如日之生,如在宵漢。

可是,李儼並沒有感到自豪,相反,壓力很大,光榮已經逝去,留給他的隻有危機,已經年滿十八的他眼神充滿了無助。

現在,他再也不能從這雄偉的大殿裏獲取力量了,祖先的如日之光更是壓在他心頭的大石頭,他甚至在想,難道近三百年的不朽偉業在要毀在自己手中嗎?

接蹱而來的壞消息無不在暗示這一點使他如臨深淵,膽顫心驚。

什麼!敵人已經過了淮河,我的軍隊如鳥獸散?

什麼!敵人已經攻擊汝州,中原腹地被草寇肆意淩虐?

什麼!敵從正在圍攻東都,洛陽能守住嗎?

還好,他的幹爹田令孜告訴他,陛下不用擔心,就算洛陽失守,我們還有潼關,有此天險在,長安尚不足慮。

李儼搖頭,天險不足畏,他把眼光瞄向了阿父田公公,這是一個可以信任的人,是他陪自己渡過了寂寞的童年,給了自己缺失的父愛,又是他左右奔波,將自己扶上了皇帝的寶座。

李儼相信,這一次阿父一定能幫自己渡過難關。

果然,田令孜走了出來,挺直著身板,說道:“皇上,請給我派些禁軍神射手,我願意領兵前去防守潼關!”

他的聲音尖銳高亢,似一隻公雞,雄冠全殿,連李儼都差點重燃起了希望。

但是李儼深知,自己的那些禁衛軍與其說是軍隊,不如說是流氓團隊,讓他們去管管長安城內的亂擺賣說不定倒能發揮點作用,要是上戰場,能有多少勝算?

他用無力的聲音說出了自己的擔憂:“待衛將士,不習征戰,恐未足用。”

李儼使了一計,叫以退為進,他希望以自己的怯懦激起自己文武大臣的血性,他期待有人霍然起立,告訴他:禁軍仍強兵,可死不可辱!

可是,李儼畢竟年輕了點,他的政治經驗太過小白,他的此計,馬上迎來了田令孜的將計就計.

田令孜正等此話!

是的,現在正是時候,田令孜覺得時機已經成熟,他輕咳一聲,說出了埋藏在心中已經數月的計劃:“當年安祿山造反,玄宗曾經出幸過蜀地。”

說完這句,田令孜又適時打住了,話不可說盡,讓皇上棄國都而西奔,舍群臣而活命不是一件光彩的事,說不定要被後人唾罵著數百年的,田令孜不願自己一個人把壞人做盡。

自己開了一個頭,其它的事情且讓他人做吧!

果然,有不少人都在心裏盤算臨陣脫逃,棄都西奔的想法。

“是啊,皇上,當年安祿山不過才五萬兵,比黃巢差遠了。”這是宰相之一崔滇的發言,言下之意,五萬兵力的安祿山能攻破潼關,黃巢自然也攻得進來。

“沒錯,陛下,當年哥舒翰以十五萬兵仍然守不住潼關,何況今天黃巢有六十萬,潼關又沒有了哥舒翰之兵,我們何以守住?”這是另一宰相豆盧瑑的發言,他在說完這句,不失時機的往田令孜進行了靠攏:“若令孜為社稷計,三川帥臣皆令孜腹心,比於玄宗則有備矣。”

當豆盧瑑說完,田令孜發現,自己的小朋友李儼已經淚流滿麵了!

是的,李儼從來沒有如此失望傷心過,他雖然說出了擔心禁軍戰鬥力的話,可是他的心底仍然抱著最後一絲希望,他希望他的阿父,他的宰相們能告訴他,大唐禁軍深受皇恩,一定會浴血奮戰,守住潼關,保衛長安。

可是,眾人的七嘴八舌都在打擊著他脆弱的神經,摧毀著他最後的希望,似乎眼前隻有三十六計,走為上策。

李儼心中莫名的悲哀,眼淚已然在眼中打轉,特別當自己聽完豆盧瑑的話,他的內心更是受到了極大的恥辱,再也忍不住委屈氣憤,眼淚奪眶而出。

若令孜為社稷計,三川帥臣皆令孜腹心,比於玄宗則有備矣。

他終於明白了,自己的命運早就被人安排。

他想起了一件事,那是發生在今年三月的事情,自己舉行了一場馬賽,參與人員是禁軍將領陳敬瑄,楊師立,牛勖,羅元杲。

當時,他們玩得很痛快,參賽人員表現了高超的球技,讓李儼拍手叫好,在賽後,李儼舉行了頒獎禮,前三名俱有豐富的獎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