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王浩躺在超級避難所,仰頭看著天花板感歎自己命運的時候,卻不知道與他百裏之遙的那個大唐富二代,簡直比王浩還要悲催,那就是先一輩的革命老同誌黃巢。
和王浩完全不同,黃巢是個徹徹底底的富二代,瀟灑哥,過著錦衣玉食的生活,完全不用為下一頓的蛋炒飯擔憂,因為他的老子是整個西北鹽道上的瓢把子,這年頭,有個好腦子,還真不如有個好老子!
連黃巢同誌自己也不清楚,自己的家族是從哪一代就開始'創業'了,由開始的小量販賣,再到零售,批發,總代理,逐漸的形成了家族式的壟斷,順利的榮登大唐的胡潤富豪榜。
可是黃巢很快就發現,這些並沒有讓他感到榮耀,地方高官,對黃家有的,僅僅是生意上的合作關係,而在當地人眼裏,黃家就是資本主義的地主,說的更難聽點,就是暴發戶!
所有的原因隻有一個,那就是黃家的祖業,是販賣私鹽,走私根本算不上三百六十五行,可黃巢的祖宗開了這個先例,而且很成功,從一家中轉站漂白成了跨省有限公司,從走私犯搖身一變,成了法定代表人,更成為了李家江山最牛逼的納稅人。
所謂一日為賊,終身為賊,富甲一方又能如何,還不是被人揪辮子,黃家的創業大亨何嚐不明白這個道理,於是,把一切的希望,都押在了黃巢的身上。
黃巢從小就肩負起了為黃家轉正的重擔,那就是考上公務員,為黃家光宗耀祖,摘掉暴發戶的綠帽子。
在黃巢的記憶裏,父親從來都不會讓他染指家族的事業,給他從師範大學請了最好的老師,皇天沒有負黃家,黃巢不是朽木,七歲便會作詩,上至《春秋》,《論語》,下至《唐律》,倒背如流,馬上的騎射之術,更是不遜色五虎上將,可即使這樣,官袍加身,依舊與這個富二代無緣。
幸好,黃巢是個天生的投資家,從小喜歡結交俠義之士,甚至是那些亡命之徒,黃巢也會仗義疏財,慷慨解囊,一點也不比宋江差,很快在當地擁有了相當多的粉絲。
秦瓊也許就是黃巢的偶像,黃巢不但懂得崇拜,而且還知道模仿,但有一點黃巢永遠也不會質疑,那就是隻要舍得付出,就會有回報,用他的話說,自己是在給以後的人生做投資。
此時黃巢正騎著一匹高頭大馬,一身白衣如雪,身材挺拔,英氣逼人,手中折扇輕搖,菱角分明的臉上,更顯得幾分風流倜儻。
黃巢也不記得自己這是第幾次進京趕考了,畢竟,公務員不是人人都是可以考得上的,錄取率很低,也就百分之一,黃巢考了數次,每次都是屬於那百分之九十九。
但是,黃巢沒有氣餒,他誠實的將落榜歸結於自己讀書沒到位,雖然,他曾經也聽說科場黑暗,但他總是天真的認為,不可能所有的人都是走後門考上公務員的吧,總有些名額是給大眾的,他要爭取,現在,他要做最後一次嚐試。
所以,對於這次考試,黃巢很慎重,也做了充分的準備,頭懸梁,錐刺骨,總結了教訓,讀了更多的書,熬了更多的夜。
總之,在黃巢看來,自己這次絕對是信心百倍,因為他相信苦盡甘來的道理,隻有自己考上了公務員,才能光宗耀祖,為家族迎來轉正的希望。
這是黃巢最後的嚐試,來之前他已經打定了主意,成則為官,敗則為寇,如果這次還失敗,就回去接手家中的祖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