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黃埔無恨就不一樣了,在京都,黃埔無恨的地位可不是開玩笑的,不說那些下屬,就是像張姓老者這樣和黃埔無恨相熟的同齡人也不再少數。
如果黃埔雲和薛謙的是被船樣出去的話,那最先受到關注的人,必定是黃埔家族無疑,到那時黃埔無恨也必定會因為這件事被推到風口浪尖。
雖然隻是後輩之間的事,但如果這事期間的經過傳出去的話,哪事情恐怕就不會那麼簡單了。
也正因為如此,薛謙才驚訝於黃埔無恨為什麼會說出這些話,畢竟,在場的所有人都清楚,這件事從一開始隻是個誤會而已。
但現在,因為張姓老者的提議,在加上薛謙不按套路出牌,也就造成了黃埔無恨的破釜沉舟。
可能對黃埔無恨而言,他不想在薛謙麵前吃癟,即便這個決定很艱難,但在與薛謙相處了這麼長時間後,自認為已經摸清了薛謙性格的他,也必然存在自己的算計,不然也不會答應的這麼痛快了。
但就是因為這樣,薛謙才有種不好的感覺,他了解黃埔無恨的性格,說對方是無利不起早的人,也不為過,之前薛謙想利用那些資料借助一下黃埔無恨的力量和渠道。
期間他甚至一直都認為自己成功了,但最後,他卻猛然發現,黃埔無恨卻也同樣是在利用他,隻不過最後算計的不是他,而是米國而已。
雖然薛謙在那件事中也算是間接獲利不少,但他卻沒能算計到黃埔無恨,甚至還幫助黃埔無恨算計了米國一次,那時的黃埔無恨顯然也不是沒辦法算計薛謙。
隻是算計薛謙和算計米國二者對比之下,讓黃埔無恨做出了用陽謀來算計米國的做法而已。
這件事讓薛謙一直耿耿於懷,而在這件事過去幾天後,黃埔無恨做出這種賠本買賣的事情來,那就有些有違常理了。
畢竟,黃埔無恨在薛謙心中,一直都是隻狡猾的老狐狸,狐狸這種生物是很少吃虧的,黃埔無恨自然也不能來例外。
而此時,黃埔無恨竟然答應把黃埔雲嫁個薛謙,這對薛謙而言,可著實不是一樁美事,反而讓薛謙擔心,黃埔無恨是不是又在暗暗謀劃什麼,等著他自己上套。
對此,薛謙心裏很是忌憚,但之前要負責的話可是他說的,這就讓他沒有理由反駁黃埔無恨,畢竟說出去的話就像潑出去的水,是怎麼也沒辦法收回的。
即便薛謙現在很是悔恨說出那些話,但穿上去的衣服可以脫下來,但說出去話就像拉出去的屎,誰見過有人拉完屎,還往回坐的?
一時間,薛謙也隻能尷尬的選擇了默認,雖然這樁婚事有些草率,但就目前而言,薛謙總體上還是不吃虧的,即便是他最後真的娶了黃埔雲,對他這種孜然一身的單身漢而言,也隻是多了個暖床的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