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不是所有女人的生活裏隻有愛馬仕和卡地亞(1 / 1)

不是所有女人的生活裏隻有愛馬仕和卡地亞

品味生活

10月的一天,我看了一部智利的紀錄片,影片講述了一片荒涼的土地下,掩埋著一批被處決的罪犯,一群女人苦苦地尋找著親人的殘骸,她們在沙漠裏拿著簡陋的小鏟子不停地挖掘,因為那是她們的父親、丈夫、兄弟和兒子,尋得的殘肢碎骨是不夠的,她們想要全部……

我久久無法忘記鏡頭前那些女人。她們都是平凡的女人,可是當她們淡淡地說出“一直挖到我死的那一天”,隔空萬裏的我感受到了強大的力量,那是女性的力量,像小太陽一樣光芒萬丈,世界待她們如草芥,她們卻綻放如玫瑰。

我不禁感慨,現今這個世界有太多的觀念在用性別、年齡脅迫女性,危險的是多數人竟坦然接受。女博士被嘲笑,剩女被憐憫,戀愛中的女生一次次降低底線以順應男友,三十歲的女人不停忠告二十出頭的女孩“做女人就得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過了這個歲數男人就看不上你了”……女性內心的力量不僅被男人偷走,也被女人自己所抑製。

身為女性,回想成長中的太多時刻,我也曾討厭自己的女性身份,天生的敏感、衝動、輕信、妥協、軟弱,甚至善良。我無數次地隱藏自己的想法和觀點以取悅這個社會,不敢大聲說愛,不敢說我有一個大夢想,我的言行,始終努力把自己向傳統的“被喜歡”特質靠攏——持家、寡言、純良、忍耐。

但這讓我很痛苦。

我分明懷念十幾歲時勇敢的我,坐在公車上做夢到天邊的我,夢想殺死一條龍的我。這一切都讓我失望,為什麼沒有人告訴我們,尋找內心的力量?為什麼沒有人鼓勵我們,熱愛上帝給我們的天分?

後來,磕磕絆絆中我雖吃虧不少,但終究是長大了,也見識了太多的女性明亮地耀眼。她們用力地生活,熱烈地投入每一次戀愛,每天勤勤懇懇地工作。閑暇時間去做義工、做誌願教師、做戶外徒步的領隊、拍攝紀錄片、舉辦自己的畫展、獨自背包走進非洲、七次徒步進藏、騎車橫跨美國大陸、會說四五種語言、懂得分辨動物的腳印……

不是所有女人的生活裏隻有愛馬仕和卡地亞,不是所有女人嫁人的標準都是房子有多大銀行存款有幾個零,她們除了有ABCD不同罩杯的胸,還有思想不一樣的大腦和踏到過不同土地的雙腳。

一百年前Coco Chanel設計出女性穿的褲子,告訴所有的少女:“你可以穿不起香奈爾,你也可以沒有多少衣服供選擇,但永遠別忘記一件最重要的衣服,這件衣服叫自我。”然而,一百年後的現代社會,卻有無數受過良好教育、聰明能幹、談吐優雅的女人無法脫下層疊繁複的塑身衣,自由呼吸。

如果你是女人,請珍惜你的脆弱、你的直覺、你的敏銳、你的悲憫以及你的純淨,珍惜自己。自己的人生自己做主,照著自己的方式愉悅生活,照著自己的意思經營事業,照著自己的欲望選擇愛人。沒有一個女人存在的意義隻是單純地繁衍下一代,上帝讓女人生育,是因為我們的身體裏蘊涵著最珍貴的力量——愛。

如果愛讓我們脆弱,它也一定能使我們更強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