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5章 心髒病與科學養生(5)(2 / 3)

(11)冬瓜皮蠶豆湯:冬瓜皮、蠶豆各60克,清水3碗,煎至1碗時去渣飲用,每日3~4次。冬瓜皮性味甘涼,入脾肺二經,能利水消腫,《重慶堂隨筆》記載,有“解風熱、消浮腫”的功效。蠶豆甘平,能健脾利濕,治水腫。蠶豆過敏者忌用。

(12)茯苓餅:茯苓粉、米粉、綿白糖各等份,加水調成糊,文火煎烙成薄餅。早晚服用。茯苓甘淡而平,入脾、胃、腎、心、肺各經,甘則能補,淡則能滲,利水滲濕,補中健脾,寧心安神;粳米粉補中益氣;白糖和中調味。此餅常用能治水腫、心悸、失眠、神疲等症。適於腎炎水腫兼失眠者。

(13)玉米須車前飲:玉米須50克,車前子20克(紗布包),生甘草10克,加水500毫升,煎取400毫升,去渣溫服,每日3次。

玉米須性味甘平,清熱消炎,利尿祛濕;車前子味甘性寒,清熱利尿,清肝明目,可治濕熱下注,小便不利;甘草生用偏涼,入十二經,清熱解毒利尿。適於慢性腎炎血壓較高水腫者。

心髒病並發腦血栓患者的食療方有哪些

(1)淡菜30克,皮蛋1隻(切碎),粳米100克,加水100毫升,加油適量,煮成稀粥,每日早晚空腹熱服。

(2)獨活100克,烏豆60克,加清水800毫升,煎成200毫升,去渣溫服,每日1次。

(3)桑寄生15克,雞蛋1個(去殼),加水適量煎煮,每晨空腹溫服。

(4)海帶60克(水泡),綠豆150克,加水同煮,再加入紅糖適量,每日服1碗。

(5)炮薑末90克,熟白蜜(濾過)750克,炒麵粉500克,熟牛骨髓1碗,拌勻,製成彈子大小藥丸,每日3次,每次3~4丸,用黃酒送下。

(6)生薑、黃芪各15克,炒白芍、桂枝各10克,水煎取濃汁,粳米100克,大棗4枚煮粥對入藥汁,調勻服食,每日1次。

(7)馬料豆(黑豆之緊小者)適量,放入鍋中炒焦,衝入熱黃酒半杯,趁熱服,服後蓋被臥,微汗即可。用於腦卒中後遺症。

(8)鮮鯉魚血、白糖各等份,攪勻塗臉,向左歪塗右側,向右歪塗左側。用於腦卒中後遺症口眼歪斜。

(9)大白蘿卜1個,水煮,熟後絞汁去渣,取汁煮白米50克成粥,晨起做早餐食,每日1次。

(10)白米50克,加水煮粥,米將熟時加入芹菜適量(洗淨切段),熬至極爛,晨起作早餐食。方(9)~(10)用於濕鬱生痰,痰熱生風。

心髒病並發腦血栓患者的飲食禁忌有哪些

(1)忌暴飲暴食:肥胖與高血壓病和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都有密切的關係。暴飲暴食則易產生人體不能利用的多餘熱能並將其貯存起來,轉化為脂肪,從而引起肥胖。而每餐保持八分飽,可以有效防止肥胖的發生,從而降低腦卒中發生的危險性。

(2)忌油膩之品:動物脂肪、動物腦髓、動物內髒、黃油、豬油、全脂奶粉、冰激淩、巧克力、蛋黃等食品,可使血漿內膽固醇和三酰甘油含量升高,從而引起動脈粥樣硬化。此外,油膩食品易滋生痰濕,在肝陽偏盛者,有痰濁上擾清竅,閉阻動脈之慮。

(3)限製食鹽:食鹽過多(每日大於10克),可引起高血壓病,如減少鹽攝入量(每日少於6克),則可使血壓下降,從而降低腦出血發生的危險性。保持飲食清淡,限製鈉鹽攝入,是腦血管病治療的重要環節。

(4)忌煙:香煙中所含的尼古丁和點燃後產生的一氧化碳可使外周血管收縮,心跳加快,引起血壓上升。一氧化碳尚能使血紅蛋白含氧量下降,使血管內皮缺氧,直接損傷內皮細胞,而引起動脈粥樣硬化。這樣,就使動脈血管時時處於栓塞或破裂出血的危險境地。

(5)忌辛辣刺激之品:辛辣之品如辣椒、辣椒油、辣醬、蓼蒿、芥末、大蒜、京蔥、洋蔥、生薑等,可刺激機體產生熱能,加快血液流速,加強心肌收縮,從而使脆硬的動脈破裂的機會增加。

(6)驢肉:腦卒中患者不宜多食。驢肉多食可生痰化風,又可凝滯氣血加重腦卒中患者的病情。

(7)雞肉:雞肉性溫熱,易助熱生火動風,公雞肉、公雞的頭、翅、爪更易助熱動風,腦卒中先兆症者食用,容易誘發腦卒中發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