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遊成癮,害人不淺。但是,有玩家稱,係統隻對玩家賬號進行限製,不會監督玩家的IP地址,隻要玩家多申請幾個賬號就可以連續玩遊戲。這樣,可能使某些玩家在網遊中陷得更深,同時,花費的金錢也更多。而且,有網遊運營商還有另外一個擔心,防沉迷係統推行後,受到時間限製的玩家將合去正版的遊戲,轉而投入私服的懷抱。
治標更要治本,防沉迷係統的出現還是被迫的一種執行,真正的根源還是如何從遊戲內容方麵進行改變,進行良性的引導等等。不要讓天下的母親再那麼無助,當我們的網遊公司不再麵對天下癡迷遊戲的孩子母親的拷問時,將善莫大焉。
家長如何引領孩子上網
據報告顯示,網民中兒童及青少年所占比例日益增多。考慮到青少年的接受和鑒別能力,如何使家長正確引領孩子上網,專家給出以下建議:
①不要將電腦安裝在孩子的臥室,最好放在家中的明顯位置,例如書房。
②適當控製孩子使用電腦的時間和方式。
③經常了解孩子的上網情況,共同討論網絡趣事。
④與孩子共同閱讀電子郵件,預先刪除含不良內容的郵件。
⑤在電腦上安裝禁止訪問不良網址的軟件。
⑥非經父母許可,不要讓孩子與網上結識的陌生人會麵。
⑦告誡孩子遠離網上聊天室。
⑧教育孩子不要輕易將個人信息在網上發布。
⑨提倡與孩子一起上網,至少不要讓孩子關上房門單獨上網。
父母和孩子一同上網孩子10歲前應做的32件事
看電視和玩電腦遊戲似乎成了現在少年兒童最主要的娛樂項目,所以到10歲時,大部分兒童都已變為遙控“專家”。但他們知道如何爬樹、如何建沙堆城堡嗎?根據國際兒童遊戲權協會(ipa)近日發表的研究報告,其答案顯然是“不”。
為使當代兒童能夠重新拾起他們父母孩童時代的傳統娛樂項目,一個由專家和名人組成的委員會推薦了32件在10歲前應做的事。專家希望孩子們每完成一項“任務”就自行從這個“大名單”中勾除一項。
研究報告說,現在的兒童很少有自由時間來自娛自樂,其原因有多種:有些父母擔心孩子的安全;一些兒童不希望他們的衣服被搞得髒兮兮的;另一些孩子的日程被排得過滿,他們不是去上課,就是去參加有組織的課餘活動。協會會長道格·科爾認為,現在的兒童正在遺棄那些簡單的娛樂活動。他說:“爬樹並在樹枝中建巢能讓兒童探究自己的極限並勇於承擔風險。”
10歲前應做的32件事:
(1)在河邊草地上打滾。
(2)捏泥團。
(3)用麵粉捏小玩意兒。
(4)采集青蛙卵。
(5)用花瓣製作香水。
(6)在窗台上種水芹。
(7)用硬紙板做麵具。
(8)用沙子堆城堡。
(9)爬樹。
(10)在院子挖個洞穴。
(11)用手和腳作畫。
(12)自己搞一次野餐。
(13)用顏料在臉上畫鬼臉。
(14)用沙子“埋人”。
(15)做麵包。
(16)堆雪人。
(17)創作一個泥雕。
(18)參加一次“探險”。
(19)在院子裏露營。
(20)烘蛋糕。
(21)養小動物。
(22)采草莓。
(23)玩丟棍棒遊戲。
(24)能認出5種鳥類。
(25)捉小蟲子。
(26)騎自行車穿過泥水坑。
(27)做一個風箏並放上天。
(28)用草和小樹枝搭一個“窩”。
(29)在公園找10種不同的葉子。
(30)種菜。
(31)為父母做早飯並送到床前。
(32)和人小小地“打一架”。
控製電腦使用時間的好幫手——電腦狗
電腦狗就像一把專門為電腦裝配的“鑰匙”,可以免除家長們的這些憂慮。
電腦狗的形狀如小拇指般大小,僅重幾十克。對於想限製孩子使用電腦的家長,當您外出時,就可以用電腦狗設定使用電腦的時間。這樣,從打開電腦時起,電腦狗開始計時,到了設定時間後,電腦自動關機。電腦使用者如果想要使用電腦,必須將電腦狗插入USB接口,如果電腦狗內的時間用盡,電腦也無法使用。通過電腦狗,家長就可以完全實現對學生使用電腦時間的控製,避免電腦帶來的負麵影響。電腦狗使用方便,可以帶電插拔、即插即用,使用時把它插在電腦的USB口上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