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人眼球的結構是怎樣的?
正常人的眼球是一個直徑約24毫米的球體,它由眼球壁和包在眼球內的一些組織結構組成,就像一個小型照相機。實際上,照相機就是模仿眼的工作原理設計出來的。眼球壁有三層,外麵一層厚厚的白色膜叫鞏膜,俗稱眼白,起保護眼內組織的作用;外層的最前部有一個像圓形窗戶一樣的透明膜叫角膜,相當於照相機的透明鏡頭,它讓光線進入眼球內。眼球解剖圖(左眼水平斷麵觀)中間一層棕黑色的膜叫葡萄膜,或色素膜、脈絡膜,主要起遮光作用,就像照相機的暗盒,還起到供給營養的作用。在它的最前部就是我們看到的黑眼珠,叫虹膜。黑眼珠的當中有一個小圓孔叫瞳孔,就像照相機的光圈,可隨光線的強弱變大或縮小,控製光線進入眼球內。在虹膜後麵有一結構稱睫狀體,一般情況下看不見,它起調節焦距和生成房水的作用。最裏層是接受光線的視網膜,類似照相機用的膠卷。眼球內還有:房水、晶狀體和玻璃體。房水是一種透明液體,是眼球內的營養液,具有維持眼壓和營養眼內組織的作用。晶狀體是一個雙麵凸起的透鏡,中央厚,邊緣薄,相當於照相機的變焦鏡頭,它在睫狀體的共同作用下,能調節眼清楚地看遠、看近。玻璃體是一種像透明果凍一樣的物質,位於眼球的中央部分,占眼球體積的大部分,主要功能是支撐眼球壁,保持眼球外形。
眼的附屬器有哪些?有什麼功能?
在眼球的周圍還有一些協助眼球完成正常生理功能並對它有保護作用的附屬器官叫做眼的附屬器。包括眼瞼、結膜、眼外肌、淚器和眼眶。①眼瞼俗稱眼皮,眼瞼的最外層是皮膚,皮膚的下麵有皮下疏鬆結締組織、肌肉和瞼板,瞼板裏麵藏著許多腺體稱為瞼板腺。眼瞼主要功能是遮蓋和保護眼球,瞼板腺分泌脂質物還可潤滑眼球表麵。②結膜是一層透明的薄膜,分為瞼結膜和球結膜,分別覆蓋在瞼板和鞏膜的表麵,有潤滑和保護眼球的作用。③眼外肌是能夠使眼球正常轉動的組織,每個眼球有上、下、內、外直肌,還有上斜肌和下斜肌,共六條肌肉。④淚器包括淚腺和淚道,淚腺位於眼眶外上方淚腺窩內,淚腺大小如小杏,功能是分泌淚液。淚道又可分為淚小點、淚小管、淚總管、淚囊和鼻淚管,功能是引流淚液。⑤眼眶是容納眼球的骨腔,呈漏鬥形,尖端向後,底邊向前,尖端有視神經和眼球的血管通向顱內。眼眶把眼球的大部分包繞在內,給眼球提供了強有九的保護,另外,眼眶裏有豐富的脂肪組織,也有減輕眼球震動和保護眼球的作用。
眼結構的俗稱和醫學術語怎麼說?
眼附屬器解剖圖(左側眼球和眼眶矢狀斷麵觀)左眼前麵觀俗稱醫學術語眼皮眼瞼黑眼球(眼黑)表層是透明的角膜,其後帶色素的部分是虹膜白眼球(眼白)最表層是球結膜,其下方透見球筋膜和鞏膜大眼角(內眼角)內眥小眼角(外眼角)外眥瞳仁(瞳子)瞳孔眼底表麵是視網膜,其後方可透見脈絡膜眼是怎樣看見東西的?
為什麼睜開眼就可以看到這花花綠綠的世界了呢?簡單地說,眼球就像照相機那樣工作。透明的角膜和晶狀體、玻璃體這些屈光介質相當於照相機的鏡頭,而眼底的視網膜則是相機中的底片。它們工作的原理是這樣的:當物體的影像經過瞳孔和晶狀體,落在視網膜上,視網膜上的視神經細胞在受到光刺激後,將光信號轉變成生物電信號,通過神經係統傳至大腦,再根據人的經驗、記憶、分析、判斷、識別等極為複雜的過程而構成視覺,在大腦中形成物體的形狀、顏色等概念,這樣就看到東西了。
什麼是視力?正常人的視力是多少?
在招工、當兵、上學時,常常需要查視力。那什麼是視力呢?視力可以分為中心視力和周邊視力。中心視力是我們通過看視力表而測得的結果,反映的是視網膜黃斑中心凹的功能,是眼分辨外部物體二維形狀、大小、輪廓和細節的能力。周邊視力指眼能夠看見的整個空間範圍,即醫學上所說的視野,反映的是周邊部視網膜的功能。一般常規體檢隻檢查中心視力。正常人視力範圍因使用不同的視力表和視力記錄方法而不同。目前主要有三種記錄方法,最常用的國際標準視力表使用的是小數記錄法,正常人的小數視力是1.0~1.5。我國有的醫院使用的是對數視力表,相應的是五分視力記錄法,正常人對數視力是5.0~5.2。歐美一些國家使用的是Snellen視力表,相應的是分數視力記錄法,這種方法正常人的視力為20/20。雖然這三種數字表麵上差別很大,實質上是一樣的,就像1米等於3市尺,雖然數字不一樣但實質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