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腎髒的基礎知識(1)(1 / 3)

小兒的腎髒有哪此結構特點

小兒腎髒相對比成人重,在出生時雙腎共重約25克,約占體重的1/120,而成人的腎髒占體重的1/220。小兒。腎髒的位置較成人低,嬰兒腎髒的下端可達第四腰椎水平,又因腹壁肌肉薄弱,在觸診時較易捫及。嬰兒腎髒的表麵仍保留胚胎期分葉狀,1周歲以後才逐漸變平,故易誤診為多囊腎。

新生兒兩個腎髒各約100萬個腎單位,此後隨年齡的增長,腎髒細胞長大而細胞數目並不增加。每個腎單位由腎小體和腎小管組成,腎小體由腎小球和腎小囊組成。腎小管包括近端小管、細段和遠端小管三部分。新生兒腎皮質中部的腎小球直徑為0.12毫米,接近成人的1/2(成人為0.28毫米);新生兒腎小管長約1.73毫米,約為成人的1/10(成人為19.4毫米),至1歲時腎小球和腎小管的發育才開始接近平衡。

胎兒腎髒於3個月末已開始有泌尿功能,但主要是由胎盤承擔排泄廢物和維持機體的內環境穩定。腎髒主要功能是泌尿,保持羊水的正常容量,為胎兒提供一個液體軟墊,故沒有腎髒的胎兒仍可以正常發育。在出生後腎髒取代胎盤而成為維持內環境穩定的主要器官,但其生理功能還不夠成熟,儲備功能差,一般1~1歲半時達成人水平。

(1)腎小球濾過率新生兒腎小球濾過率為成人的1/4,1歲時才接近成人水平,故過量的水分和溶質不能迅速有效地排出。

(2)腎小管再吸收和排泄的功能新生兒腎小管再吸收功能差,故靜脈輸入或口服葡萄糖易出現尿糖。新生兒及幼嬰的腎髒對藥物的排泄功能差,故用藥時劑量應小心、慎重。新生兒腎小管功能較腎小球更不成熟,因而易致水腫。

(3)濃縮與稀釋功能嬰兒腎濃縮功能差,尿素生成少、排泄率低,故嬰兒尿溶質少,尿比重低。其稀釋功能相對較好,可將尿液稀釋至和成人相近的程度,但因為腎小球濾過率低,排泄水分的速度較慢,在負荷過重時,容易發生脫水、水腫或水中毒,故如需補液時應予注意。

成人的腎髒有哪些結構特點

腎髒是人體的實質性器官,俗稱腰子,形狀似蠶豆,位於腹膜後脊柱的兩側,左右各一。腎髒的體積和重量每個人有所不同,一般情況下,正常成年男性平均長10厘米,寬5厘米,厚4厘米,平均重量約為134~148克。女性腎髒的體積和重量均略小於同齡男性。腎髒呈暗紅色,其中含有豐富的血液。腎實質分為皮質和髓質兩個部分。皮質位於腎髒實質的淺層,其色較深,內含豐富的血管,主要由腎小球和腎小管構成,厚度約為5毫米,一個腎小體與相連的腎小管構成一個腎單位。髓質位於腎實質的深部、皮質的內層,其色較淺,呈淡紅色,由8~18個腎錐體構成。腎門是腎髒血管、淋巴管、神經和輸尿管出入的部位。腎門向內連接一個較大的腔,稱為腎竇。腎竇由腎實質圍成。腎竇中有腎動脈、腎靜脈、淋巴管、腎小盞、腎大盞等通過,其間有脂肪組織充填。在腎竇內有7~8個呈漏鬥狀的腎小盞,2~3個腎小盞合成1個腎大盞,再由2~3個腎大盞集合形成扁平的漏鬥狀腎盂,腎盂出腎門後,逐漸變細形成下輸尿管。

老年人腎髒的結構是如何變化的

生物衰老是一個隨年齡增長逐漸演變的過程。人類開始衰老的年齡並不相同,而各個器官功能開始退化的年齡也不完全相同,目前仍以實際年齡作為衰老的界限。世界衛生組織規定,在歐美國家65歲以上,在亞太地區60歲以上即確定為老年人。人類在40歲以後腎髒的各種功能開始逐漸下降,這種功能下降具有其形態學基礎。

(1)老年人腎髒結構是怎樣變化的

①老年人腎髒解剖學形態的變化一般的老年人腎髒體積縮小,但腎髒的表麵仍比較光滑。對無腎髒疾病的病人屍體檢查,發現半數以上的老年腎髒表麵光滑或僅呈細顆粒狀,僅約12%~14%老年人腎髒表麵有粗糙的瘢痕。老年腎髒的瘢痕位於腎髒的各個部位。

人類腎髒於出生時重約50克,隨生長發育逐漸增重,30至40歲時腎重約可達到250克,50歲以後,腎髒逐漸萎縮,重量減輕約20%。80歲時降至180~200克,約減少20%~30%。同時采用不同的檢查方法均可發現老年腎髒體積縮小。某醫院采用B型超聲對120名健康人腎髒測量的結果表明,腎髒總體積隨年齡增長而減少,70歲以後。腎髒體積明顯下降,80歲時較20歲下降約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