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百年前的麵包與玫瑰(1 / 1)

一百年前的麵包與玫瑰

新聞

作者:金朝暉

幾天前,在中華女子學院參加山西省婦聯舉辦的“貫徹十八屆四中會會精神幹部能力提升培訓班”,聆聽了央視《半邊天》欄目主持人張越女士的一堂課,內容是性別文化如何影響女性人生。講女人,張越應該最有話語權,1995年起,她就開始主持這個中國唯一一檔純女性節目。中國有半邊天節目、有兒童節目、也有夕陽紅節目,但還真沒聽說有一檔純男士節目,這個說明什麼?算作對女人的重視嗎?還是說明婦女和兒童、老人一樣屬於需要提高受關心地位的群體。

張越拋出的第一個問題是,人類史上屬於女人的曆史有多少年?5000年、3000年、200年?張越給出的答案是100年。100年前的1909年3月8日,上萬名美國芝加哥和紐約的女紡織工舉行了一場規模巨大的遊行,要求增加工資、實行8小時工作製和獲得選舉權,還有一項“禁止使用童工”是為她們的孩子提出。這是人類曆史上婦女第一次有組織的群眾鬥爭,後來這個日子就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婦女節,還是國際勞動婦女節。當年的芝加哥姐妹們給這場遊行起了一個很溫存的主題“麵包與玫瑰”,麵包指向生存的權利,玫瑰則強調女性的未來應該如玫瑰一樣美好一樣綻放。

親愛的姐妹們,1909年,我們中國的女子們在幹什麼?太原國師街上,背著書包去上學的女孩成為被圍觀的風景,其中不少女孩還是天足,腳下生風,跑跑跳跳,發出銀鈴般的笑聲。如果是在農村,這些孩子可能已坐上了花轎,看著打小被纏成粽子般的小腳,哭花一張臉,也歎不完自己悲苦一生的命運。在那個年代能發出笑聲的女子啊,知道你們是全中國最幸福的女子嗎?這份鑽石般珍貴的幸福要感謝一個人,孟步雲,山西辛亥革命的先驅人物,1909年,是他在太原國師街上開辦了山西第一所私立女子師範學校。

最近在看一本劉湄女士追憶外祖父孟步雲傳奇人生的長篇紀實文學《天足》。孟先生從小在喬致庸府上讀書,聰慧好學,文理兼具,這就有了更好審視當下麵向未來的視野。孟先生絕對應該算作是中國早期的公知分子(公共知識分子是The Public Intellectual的縮略詞,特指具有學術背景和專業素質,進言社會並參與公共事務,具有批判精神和道義擔當的人),他把向封建糟粕開刀的第一個行動落在女人的小腳上。

孟步雲決定娶一位天足女子為妻,還真讓他幸運地碰上一位,不僅天足,還文理齊肩。兩人發起成立天足協會,在山西率先倡導給女子放腳。孟先生所為,表麵上看是解放了女人的雙足,讓女人走出家門;是武裝了女人的頭腦,讓女人獲取知識。深遠看,是推開了女性社會化的大門,推動了古老中國邁向現代文明的進程,為人類社會發展注入了最不可或缺的女性力量。我們這個半邊天啊,盡管跚跚來遲,但還是來了,不僅來了,我們還進步得挺快!從“女主內男主外”轉型為“男主內女主外”,從“婦女主任”轉型為“父母官”。而和我們隔一座喜馬拉雅山的巴基斯坦,有一位剛剛獲得2014年諾貝爾和平獎的少女馬拉拉就因為倡導女性受教育權而遭到塔利班武裝分子的槍擊,這一百年前的麵包與玫瑰,至今還沒有傳遞到這個地方。

親愛的姐妹,這飄香了一百年的麵包與玫瑰,你真得聞到它濃鬱的芬芳了嗎?十八大依然把男女平等寫進基本國策,因為男女平等,我們還在路上,或者說還在不少姐妹們的心裏藏著掖著呢。中國農村女性約占農村總人口一半以上,但全國66萬個行政村中,隻有1%的村莊有女支書和女村主任。張越講了《半邊天》跟拍四個欲競選村長的女性,最後全都戲劇性失敗,其中三個旗子都沒舉呢就自己把自己嚇回去了。看來,這邁向平等、象征女性社會化的“麵包與玫瑰”,可不能幹癟和凋謝,每一天,我們都希望它能新鮮出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