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降壓藥物。降壓藥物雖可使血壓下降,但亦同時降低重要髒器的血流量,特別是子宮胎盤的血流量減少對胎兒有一定危害,因此隻有血壓過高時如舒張壓>;147kPa影響心搏出量、腎血流量及子宮胎盤灌注量為宜。①肼苯達嗪:擴血管藥物,口服每次25~50mg,每日3~4次,副作用有心悸、潮熱等。②柳氨苄心定:α和β受體阻滯劑,口服每次100mg,每日3次,但該藥能透過胎盤引起盤心加快。③硝苯地平:鈣拮抗劑,口服每次5~10mg,每日3次,但與硫酸鎂同時用時需注意血壓驟降。④甲基多巴:口服每次250~500mg,每日3次,或者250~500mg加入10%葡萄糖液中靜脈點滴,每日1次。
以上藥物在孕期使用比較安全。
此外還有兩種藥物:①酚妥拉明:腎上腺素能阻滯劑,擴張小動脈、靜脈使舒張壓下降,副作用有體位性眩暈、畏光。一般將酚妥拉明10~20mg溶於5%葡萄糖100~200mL中靜脈點滴,監測血壓,調整藥物用量,使舒張壓維持在120~1333kPa(90~100mmHg)。②硝普鈉:緊急情況下應用的降壓藥,作用血管平滑肌,抑製鈣向細胞轉運,使血管壁鬆弛,主要擴張小動脈。靜脈用藥,起效快,2分鍾後發揮作用,停藥5分鍾後作用消失。由於該藥代謝產物(氰化物)能透過胎盤達胎兒體內,對胎兒具有毒性。因此,不宜長期應用。一般限於分娩期或產後血壓過高,應用其他降壓藥效果不佳時,可考慮使用。用法為60mg加於10%葡萄糖1000mL內,緩慢滴注,用藥期間監測血壓及心率。
(4)擴容藥物。適用於妊高症伴血容量少或血液濃縮時,為改善組織灌流,疏通微循環及改善髒器缺氧時應用。如紅細胞壓積>;35%,全血黏度比值>;36~37,血漿黏稠度>;16~17,尿密度>;102,尿量每小時少於30mL,中心靜脈壓<;068kPa(51mmHg),應選擇擴容治療。在心衰、肺水腫、腦水腫及腎功能衰竭時禁止使用。常用擴容藥物:低分子右旋糖酐;全血(適於貧血者);低血漿蛋白者應補充血漿蛋白或白蛋白。在擴容後,尿量仍少者應考慮腎功能衰竭,應控製輸液量,給予利尿劑治療。
(5)利尿藥物。近年來認為,不恰當的利尿劑應用可加重血液濃縮和電解質紊亂,不能緩解病情,有時甚至使病情加重。因此,降壓利尿劑僅限於全身水腫且紅細胞壓積<;35%、心力衰竭、膈水腫、腦水腫及腎衰患者。①氨苯蝶啶:口服每次50mg,每日3次。②速尿:利尿作用快且強,在心衰時與強心藥合並應用,對妊高症引起的腦水腫與肺水腫效果良好。常用劑量20~40mg靜推,必要時重複給藥,但應監測電解質情況,以免電解質發生紊亂。③妊高症雖控製滿意,也應在妊娠39~40周終止妊娠。
終止妊娠的方式以病情和宮頸條件而定:
(1)引產及陰道分娩。宮頸條件成熟,可人工破膜加催產素點滴引產。產程中嚴密監測產婦與胎兒情況,第一產程保持安靜,適當應用鎮靜劑,盡量縮短第二產程,防止產後出血。
(2)剖宮產。病情嚴重不能耐受產程者、子癇抽搐頻繁或昏迷、藥物難以控製、血壓及尿蛋白等變化。產後尤其24小時內繼續應用鎮靜劑及硫酸鎂以防發生產後子癇,產後嚴密監測血壓及尿蛋白等變化。
3.子癇
子癇為重度妊高症之嚴重者,一旦發生抽搐,則母嬰的危險性明顯增高,故尤需注意。
(1)控製抽搐,首選硫酸鎂靜脈推注及滴注,同時加用嗎啡01mg皮下注射或安定10mg靜推,血壓高時靜脈給降壓藥。
(2)防止受傷,采取專人護理,床邊置欄板,以防跌落。如有假牙應取出,並以紗布纏的壓石板置於上下牙齒之間,以防咬傷舌頭。
(3)減少刺激以免誘發抽搐,盡量保持安靜。
(4)嚴密監測母兒情況,並留置尿管,記出入量。
(5)抽搐控製後,應終止妊娠。
(六)妊高症的預防
由於妊高症病因不明,尚不能做到預防其發生,但若能做好以下預防措施,對預防妊高症有重要作用。
(1)建立健全各級婦幼保健網,加強圍產保健,按時產前檢查,及時給予孕期指導。及早發現異常,及時給予治療,從而減少妊高症的發生和阻止其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