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介紹,今日香港福建僑民互助會180多個會員中大多為古稀以上的長者,最老的會員有九十歲之多。與嚴依明先生一樣,這些曾經為香港的發展做出貢獻的同輩同鄉,今日已經退出忙碌的工作崗位,開始安享晚年。大家相聚在會裏,談天說地、回憶往昔,不時棋牌作樂、舉行活動。
而嚴依明先生對故鄉的情感,不僅通過香港福建僑民互助會表現出來,他還加入眾多的同鄉會,積極工作、服務回報社會:剛剛移民香港,他便加入香港福州十邑同鄉會,今日他作為該會副理事長,帶領一眾會員、回報桑梓。2012年之前,其任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福州倉山區委員會委員,把自己的一腔愛國熱情,回報家鄉、服務祖國。
回憶自己服務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福州倉山區委員會,嚴依明先生說:“愛國是一個人根本的品質,不可動搖,我們不僅要關心家鄉的發展,也要關心國家的變化。雖然中國在發展中還有許多不可避免的問題,卻不能改變我們愛國的根本。”
因此,自香港回歸後,嚴依明先生積極參與特區政府的選舉工作,每逢區議會舉行選舉,他都和一眾誌同道合的朋友舉行發動會、不辭勞苦召集群眾參政議政,即使每天奔波也在所不惜。他們還經常配合民建聯的工作,利用自身的群眾基礎,促使各種活動順利進行。每年的慶祝香港回歸的活動、擁護解放軍活動、國慶節活動,總有他們參與其中。
日益穩固中港情
雖然在內地遭受了不公的待遇,嚴依明先生仍心繫故鄉、關注內地。從他加入的一係列同鄉會,便可看出他對祖國母親深深的眷顧。社團的大家,亦是如此,他們舉行眾多的活動,引得當地同鄉積極參與。若有募捐,大家紛紛慷慨解囊、傾情相助,一如往日香港福建僑民互助會的初衷。
這種情愫,經曆了歲月的考驗、度過了社會層層風浪,若能繼往開來、繼續發光發熱,將對年輕一代產生很大的幫助。因此,隨著今日該會成員老齡化問題的加重,也需要年輕一輩的延續。
“我感到在這裏工作很幸福,所以每天都會來這裏。”同樣與眾多同鄉經曆過歲月的風雨,嚴依明先生臉上顯出一種別樣的慈祥和幸福,他希望同鄉的情愫能延續下去,在未來造福香港、造福故鄉、造福祖國:“我希望中國好、人民好、大家家庭好,國泰民安。”
知足者常樂,嚴依明先生的樂,來自年歲的見證,於他看來,國家的發展有目共睹,故鄉亦是一樣,能以異地服務的方式伴隨左右,已是福分。而家中子女,為社會進行新的貢獻,在水電工程等領域發揮光芒,也令其自豪、帶來幸福。而當年移民香港時,嚴依明先生留在廈門的小兒子,也在當地經過奮鬥,今日獲得很好的發展。
香港,這塊他居住的地方,不僅是他收獲幸福的地方,更是其報以期望之地。回歸之後,雖然發展還算平穩,但香港遭受著不同變化的衝擊,除了要與國家加強合作,港人的奮發圖強也十分重要,齊頭並進,可在未來攜手共進。
凖備開通的廈深鐵路,凖備於2013年國慶節前後建成通車,它可以聯繫著香港和福建。而鐵路全程約三個小時的路程,承載著嚴依明先生等福建籍香港市民對家鄉熱切的期盼之心。屆時,他會帶領同鄉會各位同仁,回到家鄉一睹變化,遊子之情,將這條鐵路渲染出絢爛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