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物流業的踐行者(2 / 2)

在成立自己的公司之前,陳書賢先生任職有著150多年曆史的智傲物流香港有限公司,擔任董事一職,從中練就豐富的物流業經驗。

當下,隨著物流業快速發展,業界的人才培養至關重要。在某些時候,一些物流從業人員表現出被動的顧客服務、傳統的經驗主義、靜態評價等特徵,無法滿足市場的需要。作為物流業資深從業人士,陳書賢先生表示,物流人才是一批特殊的集技術及管理為一體的專業人才。僅僅靠現有的院校培訓出來的學員,是遠遠不能滿足現在國內物流行業的發展需要。而且人才的培養也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雄厚的資金作為後盾,不是一個企業所能完成的。因此,物流人才的培訓在很大程度上還必須依靠社會教育團體的支援。

培訓專業的物流人才,陳書賢先生認為應該使其認識到行業的運作規範、相關的安全知識,電腦方麵的信息以及海關方麵的法規等,他亦相信,“一個國家或地區,不單單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在當下日益融合的經濟環境下,是與整個世界緊密地連接在一起的。假如一個有機會,在世界不同的地方住上幾年,深入地了解和學習到當地的文化,將自己的觸覺放寬,之後再回到自己的國家,這樣一來,自己的視野和方向是不一樣的,將會清晰許多。”

從姓名中的“書”到支持教育事業

陳書賢先生,人如其名,是一位心繫家國興衰的賢能之輩。

在發展事業之時,陳書賢先生常有機會與內地打交道,其關愛下一輩的慈愛心日益呈現,驅使他在支持教育的道路上走了十多年。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人口約佔世界總人口的五分之一。在過去相當長的時期裏,由於諸多原因,貧困問題一直困擾著我國,雖然在近些年,一些沿海城市先後富裕了起來,但一些山區仍是十貧困,許多適齡兒童無法上學,喪失了受教育的機會。眼看著大量的兒童失學,陳書賢先生的內心受到觸動,他深感,單純的贈送物質,並不能從根本上消除貧困,唯有解決貧困山區孩子們的受教育問題,用知識改變命運,才能真正地幫助他們走出貧困之外。

“唯有自立才能自強,一個國家如此,一個人更是如此。如果想使祖國強大繁榮,教育獨不可缺,香港在這方麵也要盡一份力,所以我十分支持祖國的教育工作。”1996年,陳書賢先生開始著手捐資助學,一方麵他透過自己的母校香港中文大學、或香港曆史最久遠及最大的慈善機構東華三院等捐款,支持內地貧困山區的希望工程,另一方麵,他自出資金創建了香港陳書賢教育基金會,專門針對內地的教育事業,以廣東省偏遠山區為主。期間,2010年9月,得知廣東省連平縣油溪中學的學生食堂屬於危舊房,直接影響到學生們的日常學習,為此,陳書賢先生立即捐贈了一筆善款予該校,以重建學生食堂,改善其辦學條件。十多年間,陳書賢先生陸陸續續資助了超過十所希望小學的承建,為貧困地區的孩子帶來更多接受教育機會。

這麽多年來,陳書賢先生極少參加各種社團活動,唯獨對教育事業鼎力支持,當別人不解地問及,他會幽默地一答,“或許雖因為我的名字裏有一個‘書’字吧,使我與教育結下這麽深的緣份。”雖是一句玩笑話,卻道出他為教育那顆無怨無悔,無所他求的心。

在社會中,陳書賢先生無畏地肩負一份責任,在家中他亦為一位慈父。對於孩子的成長,陳書賢先生給予了極大的自由發揮空間,“他一要不定時學習做生意,盡力去做好他自己所喜歡的事即可。”

“將事情做到自己能力範圍內的最好程度”是陳書賢先生的自我要求,他認為,一個人隻有認真,不斷地向前看,想著將來,事情才能朝著自己預計的方向走,才能達至設想中的目標。為此,他一直開動著智力,在四通八達、綿綿不息的物流業界裏,甘做一名踐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