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便是帶著80後記憶的露天電影。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盛行一時,但止步於90年代,所以它也被冠以七八十年代回憶的標簽。
幕布上播放著周星馳的賭聖,已經不是以前黑白畫麵的《地雷戰》、《地道戰》或者《小兵張嘎》了,我坐到草叢上盤著腿,右手托著下巴,時而笑起,時而沉默。在我看來幕布上播放著並不是《賭聖》,而是我小時候的回憶……
那時候,看一場露天電影,自己要帶著板凳,因為人很多所以要很早很早地去找位置,旁邊會有一些流動的小販賣些瓜子跟水果糖。我記得隻要五分錢就可以買到一袋怎麼也吃不完的瓜子;但最喜歡的水果糖一毛錢隻能買到五顆。姐姐就跟她的瘋丫頭們在人群周圍追逐打鬧,我最憧憬那時候的姐姐,那時候我還不知道奔跑是什麼感覺,但姐姐很開心很滿足;每次電影散場總是意猶未盡,總是期待著什麼時候再看一場。這就是我第一次看露天電影時的記憶。
時間總是飛逝,不等我們回過神來,它就已經跑到了很遠很遠的地方,我們總是在追尋著時光,然後會偶爾往後看看我們走過的路,站在泛黃的路燈下的時候會突然很惆悵,然後莫名其妙的往天空上一看,清醒過來後的第一感覺卻是:我怎麼在這?我昨天還在學走路,今天我居然已經走了這麼遠了……
我是一個懷舊的人,往昔發生過的好與不好都會在偶爾遇見一件事或物之後再次在我麵前重演,然後我或笑、或感傷、或尷尬、或後悔。但絕大部分是感傷,如果我突然變得不想說話,或者發呆時眼睛有些許淚花的時候,或許就是我想起了以往、想起了我曾經活在這個世界上的痕跡,也就是我最感性的時候,我實在是很難從回憶裏擺脫出來。我是這樣形容自己:生於九十年代,活在80後與90後之間,我在夾縫中生存,有八十年代的懷舊情懷;也有九十年代的個性;以此為我活著的標簽。
我在一個80後美女的陪伴下長大,有時她跑去玩總會丟下我一個人,然後我學會了獨處思考;她偶爾也會帶上我這個累贅,然後我又學會了玩鬧合群;她是我生命中最重要,也是最憧憬的人,我叫她大黃,我的姐姐。如果哪一天我走在路上,看見一對姐弟手牽著手過馬路,姐姐提醒弟弟:“弟弟別怕,姐姐牽著你”而我還無動於衷,不再回憶不再感傷的時候,說明我已經不在這個世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