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高新技術打造醫療製藥的科技化及信息化研究
產業發展
作者:劉麗 王智國
摘要:隨著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國醫療製藥行業獲得了長足發展,製藥裝備的技術水平較之以往有大幅度提高。但仍有很大一部分醫療製藥企業沒有達到國際同類產品水平,科技化及信息化方麵也略顯不足。為此,應當對高新技術進行合理應用,加快製藥裝備自動化、智能化的步伐。基於此,文章對應用高新技術打造醫療製藥的科技化及信息化進行了研究。
關鍵詞:醫療製藥;高新技術;科技化;信息化;製藥裝備 文獻標識碼:A
中圖分類號:F426 文章編號:1009-2374(2015)16-0001-02 DOI:10.13535/j.cnki.11-4406/n.2015.16.001
1 醫療製藥對科技化及信息化的需求分析
從目前國內的總體情況上看,科技化及信息化在醫藥領域中涉及的方麵相對較少,這使得我國醫藥行業在自動化整體水平上要遠遠落後於國外發達國家。醫療製藥屬於傳統產業,與其他行業相比,該行業存在極為明顯的特殊性,即企業規模小、數量多;產品種類多,技術水平低;新產品的研發力量不足等,這是導致我國醫藥行業自動化、信息化水平過低的主要原因之一。從本質的角度上講,醫療製藥的生產過程中是一個流程化的製造加工過程,其自動化的內容及方式與有些行業極為類似,該行業在自動化和信息化方麵需求要比冶金、化工等行業更加複雜。
1.1 對科技化的需求
大體上可將醫療製藥工業的生產分為兩個方麵,即原料藥和製劑,前者又可細分為化學製藥、生物製藥以及中藥等類型。對於不同的製藥類型而言,其自動化的形式均不相同,目前,國內原料藥的自動化方式主要以PA為主,而製劑藥的自動化方式則是以FA為主。製劑生產是藥品形成的最後階段,其基本上采用的都是機電一體化的單機組或多機組流水線作業,雖然這些設備當中也應用了一些自動化技術,但從整體情況上看仍有所欠缺,如對藥品成分及質量的實時檢測分析、對異物的在線監測等技術並未獲得廣泛應用,大部分質量管理係統均為離線和非實時。鑒於此,對自動化技術的應用以及對相關自動化係統的整合是現階段國內醫療製藥對科技化方麵的迫切需求。
1.2 對信息化的需求
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國內一些醫療製藥企業在管理方麵都引入了信息化技術,然而,通過調查後發現,信息化技術在醫療製藥企業中的應用多集中在財務管理、生產計劃管理、供銷管理等方麵,其並未與藥品和設備的優化設計、生產加工過程的控製融為一體。同時,醫療製藥企業的自動化與信息化基本都是相分離的,沒有真正意義上地實現科技與信息的深度融合,由此可見,科技與信息的融合將是未來一段時期國內醫療製藥企業的必由之路。
2 基於高新技術的醫療製藥科技化及信息化研究
2.1 醫療製藥裝備集成化與模塊化
2.1.1 裝備集成化。以中藥生產為例,其整個製藥過程包括製劑、前處理(藥材清洗、幹燥、粉碎、滅菌、提取等),這是其與化學製藥最為顯著的區別之一,由此也決定了中藥製藥裝備的複雜性和特殊性。傳統的中藥製藥裝備之間的聯係性較差,彼此相互脫節,嚴重影響了生產過程的連續性。為了有效解決這一問題,可對製藥設備進行集成化,即將製造過程中聯係較為密切的幾個單元工序集成到一起,並使其在一台設備上完成,這樣一來,不但能夠有效克服各道工序之間銜接帶來的汙染,而且還能減輕操作人員的工作量,更加符合新版GMP(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範)對製藥過程的要求。
2.1.2 裝備模塊化。製造裝備的模塊化具體是指為達到對係統整體控製的目標,並使設備滿足客戶的某些特定要求,利用模塊的不同組合方式,將特定功能的管理、設備等裝置連接到一起,使之形成一個整體。基於模塊化設計出來的製藥裝備,其人機界麵更加人性化,更易於操作和維護。
2.2 醫療製藥裝備自動化及智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