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斷奶時間表

怎樣給寶寶順利斷奶?

斷奶對嬰兒來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時期,是嬰兒生活中的一大轉折。斷奶不僅僅是食物品種、喂養方式的改變,更重要的是斷奶對寶寶的心理發育有重要影響。這就是為什麼心理學家將此過程稱為第二次母嬰分離。嬰兒在吸吮乳汁的同時不斷地與母親進行感情交流,獲得母愛,這對嬰兒身心發育具有重要影響。如果斷奶方法不得當,不但嬰兒心理上難以適應,還會給嬰兒的身體健康帶來負麵的影響。在奶頭上塗辣椒、墨汁、紅藥水、紫藥水或黃蓮水的斷奶方法,是不可取的,會給嬰兒心理上帶來極大傷害。嬰兒也會因此而哭鬧、恐懼、不安、或以吸吮手帕、被頭及母親的衣物來獲得安慰,甚至形成日後難以糾正的兒童異常行為。

首先,在心理上,父母要把斷奶看成是自然過程。當嬰兒對母乳以外的食物味道感興趣的時候,應該用適當的語言誘導和強化,使嬰兒受到鼓勵和表揚,感到愉快,使嬰兒在心理上把斷奶當作一個自然過程。同時,家裏的其他親人應有意識的多與嬰兒接觸,如:帶寶寶去公園,接觸大自然,開闊眼界,跟寶寶一起做遊戲,使寶寶感到身邊的人都愛他,都跟他玩,使他高興,有安全感、信任感。

其次,斷奶應該在嬰兒1-2歲間完成。先從減少白天喂母乳次數開始,逐漸過度到夜間,可用牛乳或配方奶逐漸取代母乳,最遲2歲應徹底斷母乳。但仍需每天給1-2次牛奶。這期間,嬰兒從蹣跚學步到自由行走、玩耍,嬰兒的活動範圍逐漸擴大,興趣逐漸增加,與母親的接觸時間逐漸減少。有利於斷奶。

再次,斷奶時,不要讓嬰兒看到或觸摸母親的乳頭。當寶寶看到其他寶寶吃母奶時,要告訴寶寶“你長大了,小寶寶吃媽媽奶,你不吃了”。母親在斷奶期間不應回避,應多和寶寶在一起玩他感興趣的遊戲,轉移寶寶的注意力,尤其是在寶寶哭鬧時,父母及家裏的親人一定要幫助安撫寶寶,給寶寶更多的關愛,千萬不能急噪,更不能訓斥寶寶。在斷奶期間,不應母嬰分離,這樣會給寶寶帶來心理上的痛苦。另外,一旦斷了奶,就不要讓嬰兒再吃母乳。

寶寶過晚斷奶有什麼影響

雖然過早斷奶對寶寶健康發育是不利的,但有的家長認為"能喂多久就喂多久"的觀念也是不科學的。

隨著嬰兒的逐漸長大,對各種營養素的需要相應增加,母奶的量及其所含的成分已不能滿足嬰兒生長發育的需要。如果過晚斷奶,因母乳逐漸變得稀薄,即母乳的數量及所含的營養物質都逐漸減少,已不能滿足寶寶生長發育的需要,而導致嬰兒消瘦,發生各種營養缺乏症,體弱多病。還有,斷奶越晚,嬰兒戀乳的心理越強烈,表現為隻吃奶,不願吃粥、飯或其他輔分,以致造成消瘦、營養不良、多病,影響他們的生長發育,而且這也使母親既焦慮又勞累,會引起夜間睡眠不良,精神不佳,食欲減退,消瘦無力,甚至引起月經不調、閉經、子宮萎縮等。因此,為了寶寶和媽媽的健康,斷奶不宜太晚。

綜上所述,寶寶斷奶過早、過晚皆不宜,寶寶斷奶的最佳時間是在8~10個月,完全斷奶的最佳時間是在10~12個月。

寶寶過早斷奶有什麼影響

有的媽媽不相信"最佳斷奶時間"說,會早早"偷懶"斷奶。但是,過早斷奶對寶寶來說並不是好事。專家表示:"現在很多媽媽在喂了6個月,甚至4個月後就開始逐漸讓嬰兒斷母乳,這其實很不利於嬰兒的成長發育。"

其實,過早斷奶究其原因有三:其一是產假結束後要上班;其二是覺得喂奶太辛苦;其三是認為喂奶時間太長會導致身材變形,或覺得繼續喂沒什麼意義。對此,專家認為對於有的媽媽在寶寶隻有4個月左右時就必須上班,但最好是能每天給寶寶喂一次母乳,母乳的營養是其它輔食都不能替代的,尤其是在增強免疫力的方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