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重圓 第112章(1 / 2)

明清時期,以瓷器為主,還有各種木器、金銀器等等,青銅器展出很少,他們組隻要修複和養護那些金銀器就行,工作量自然也是最小的,但其他組人員不夠,秦桑就去了木器組,幫忙修複。

木器組這回要修複的東西很多,漆盤、木雕、根雕,最重要的則是一張,紫檀木的雕漆古箏,箏麵還有一些彩色手繪,兩頭還鑲嵌有金玉。

因年代久遠,上麵的絲弦已經完全消失,弦柱的地方,也有不同程度的受損,需要耗費的工作量巨大。

秦桑最早在木器組輪轉的時候,跟木器組的華師父,參與過類似的工作。

看到她過來,華師父就笑道:“我正說得找個幫手呢,這不,你就來了。”

秦桑笑:“我充其量就是打打下手,哪能幫什麼忙呀。”

“快,過來瞧瞧。”

華師父對她招招手,秦桑過去,就看到了華師父麵前的那張古箏。

長約1.63米,是一張比較常見的21弦的古箏。

現代有些人,總是分不清古琴和古箏之間的區別。

其實,一般的古琴,都是7弦的,體積也比古箏小得多,從表麵上來看,就很容易區分。

而且箏麵上有雁柱,古琴上是沒有的。

“受損很嚴重啊……”秦桑仔細打量了一下,道。

“是啊,不知道怎麼放到了庫房最裏邊兒,受潮嚴重,損毀不少,幸好這回被找了出來。”

華師父話語中,多有惋惜。

有些物件兒,放在了庫房最裏邊兒,不好找。

他們一件一件地往裏修,等翻出來的時候,就像這古箏似的,受損嚴重。

“主要是這雕漆的麵兒,不好弄。”華師父指了指那破損的箏麵,道。

秦桑認同地點點頭。

這種雕漆鑲嵌的木器,最難弄的就是漆麵,想要修複好,得經過好幾道工序,需要好多老材料。

“秦丫頭,這回呀我可全指著你們這幫子年輕人了。”

華師父看著屋子裏那麼多待修複的木器,直接把重擔放在了小一輩身上。

他們這一輩,年紀漸漸大了,身體機能逐漸下降,耳聾眼花。

修複這樣精巧的東西,那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況且修複這樣的東西的機會也不多,正好給他們小年輕,積累積累經驗。

華師父再有一年,就該退休了。

徒弟中,也該挑個合適的,提拔上來了。

這也算是個機會。

秦桑不是木器組的,這跟她沒什麼關係,她就跟著修東西就行了。

……

秦桑一忙,就忙了一個上午。

中午的時候,卻接到了林奕的電話。

“你現在方便接電話了?”一接通,林奕便打趣她道。

秦桑笑了笑,道:“師兄有事兒?”

“沒事就不能給你打電話了嗎?”林奕聲音很平靜,還跟她開著玩笑。

秦桑:“你和周所長不是還在陝西嗎?”

“沒有,昨天我和師父剛回來。”

“陝西的事兒,結束了?”

“哪那麼快。隻是那墓下有個礦洞,現在工作不好進行,還在等警方那邊排除風險,就先回來了,過些日子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