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投石問路(2 / 2)

傅鴻運心中早就有候選人,他已經到市委活動,想把與自己關係親近的馬平副區長扶上來,他聽到黎民要公開選拔心中更加抵觸說道:“我有異議,譚冠是常務副區長,從正科級到常委,不就越級提拔了,平衡打破了,打擊了一些幹部積極性,我的工作就難做了。”黎民知道傅鴻運會反對競聘上崗,他還是強調自己的觀點:“要不拘一格降人才,論資排輩這是封建官場的陋習,公平競爭才會營造人才成長的良好環境,馬平也可以參加競聘嘛,我提倡搞五湖四海,不要拉山頭,排擠德才兼備的人。”黎民最反感官場拉幫結派,形成所謂小圈子,在濱江已經形成無數大小圈子,老鄉圈、同學圈、還有什麼同事圈,大圈子還有小圈了,犬牙交錯,圈子人互為利用,官官相互,不講原則,抱團取暖,尤其在提拔官員上任人唯親,形成圈子勢力。傅鴻運也不示弱,沒有上級提攜,他也不會走到今天這一步,向百姓負責那是表麵東西,自己提撥起來幹部就會聽自己的話,他隻有利用上級領導來壓製黎民所謂民主競爭說:“我們幹部都是在上級領導關懷下一步步成長起來的,上一個台階不容易,公開競聘說的容易,做起來難,弄不好會影響幹部的情緒,我覺得還是按部就班的好,才能平衡各種關係,楊光市長讚成我的觀點,現在是他主持工作,何況馬平是最佳人選。”黎民非常不滿意楊光把手伸到濱江幹部任免,他耐心說服傅鴻運道:“民主選拔是個雙刃劍,隻要引導好,我們就有能力把德才兼備人選拔出來,你堅持自己推薦人選,那還是你老傅說了算,要是又出一個譚冠,把濱江弄得烏煙瘴氣,我擔不起用人失察之責。現在老百姓很反感我們幹部一些做派,形容要致富,先修路,所以都是豆腐渣的路麵。還有一句很具有諷刺意味說法:要致富,動幹部,人事腐敗也是老百姓十分痛恨的。我分管組織工作,還是有權提出競聘上崗,首先,我沒有提名,讓大家評議,已經做出姿態。”黎民明顯感覺傅鴻運咄咄逼人,那金邊眼鏡後麵陰沉沉的目光鋒芒畢露,他豪不客氣回擊了傅鴻運,堅持競聘選拔幹部。傅鴻運也按捺不住怒火喝了一口茶,看來今天是要與黎民決裂的時候,他從眼鏡底下狠狠盯了一眼黎民十分不滿說:“你沒有調來濱江,濱江不是好好的,那項工作不在市裏排在前幾名,就你黎書記來了以後,折騰得大家沒有信心,人心散渙,我這個區長沒法幹了,要不,幹脆把我這個區長調走。”傅鴻運撂挑子,看他黎民還有時間抓反腐工作。

善者不來,來著不善,黎民知道傅鴻運今天是來攤牌的,不壓倒他的氣勢,還會小人得誌更猖狂。黎民站起來在辦公室徘徊起來,傅鴻運不容置言凝視黎民激動的表情,他知道兩個人矛盾無法調和。黎民很快冷靜下來警告傅鴻運:“老傅,你這是政治立場問題,譚冠僅僅是醉酒瘁死那麼簡單,查他,是因為觸動一條利益鏈,所以馬上把譚冠火化,這就是濱江大好局麵?把什麼問題都遮蓋起來,息事寧人,遲早要出大問題。你傅鴻運就沒有責任?”黎民話中棉裏藏針繼續麵對傅鴻運說道:“黨的領導是什麼?黨要管幹部,更要管幹部的作風,否者就失職。”黎民不容置疑右手有力地一揮。

傅鴻運感覺到黎民的堅韌意誌無堅不可摧,看來是要把濱江掀個底朝天,譚冠醉酒瘁死案要是推翻了,隻怕凶多吉少,他要采取對策了,傅鴻運又搬出上級領導,拉大旗作虎皮威脅黎民道:“那你還要追究市委賀喜睨書記和楊光市長的責任,老黎,做事要適可宜止,你以為你是包青天,我保留自己意見。”傅鴻運慣於用拉大旗作虎皮嚇唬人,大會小會總是把上級領導掛在嘴邊,他陰沉沉站起來離開了黎民辦公室。

黨政一把手交流不歡而散,正應那句話:誌不同,道不合,不相為謀。黎民心裏清楚,人以類聚,物以群分,正義與邪惡是兩種力量的博弈,黎民和傅鴻運難以和諧共事,善惡交鋒勢必矛盾激化,在大是大非問題上,必須揚善棄惡。傅鴻運走後,黎民打了魏斌手機,指示專案組盡快打開一個突破口,他馬上到專案組聽取案件彙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