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很關心自己的健康,那麼怎樣才算健康呢?很多人認為身體沒有疾病就算得上是健康,這是一種片麵的觀點。其實人的健康不僅表現在身體上,還表現在心理上。現代醫學認為,人的健康不僅與生理因素關係密切,還與心理因素和社會因素密切相關。
保養生命,重在心理平衡
蘇格拉底曾說過:“心理平衡是心情愉快的關鍵,滿足是天然的財富。”
有些女性看到別人比自己過得好,就會產生不平衡的心理,使自己處在一種焦躁、矛盾、激憤等極度不安的情緒當中。
女性要想擁有愉快的心情和健康的身體,必須保持心理平衡。如果心理不平衡,可能會使人在工作中得過且過,在生活中沒有激情,甚至會鋌而走險。
所以,女性要走出心理失衡的困擾。下麵幾點是心理容易失衡的女性要注意的:
(1)要學會比較。大多數的女性心理失衡,多半是因為選擇了錯誤的比較對象,總與比自己強的人比,總拿自己的弱點與別人的優點比。女性最好不要把自己和別人做比較,實在要比的話,就把和自己處於同一起跑線上的人當做比較對象,那樣生活中可能會少一些煩惱,多一些笑聲。
(2)要學會尋找自信。自信是心理平衡的基礎。假如感到某方麵不如別人,應相信自己是有能力的,隻不過是低估了自己的長處而已。當然,自信的前提是自己確實有發光點。
(3)要學會自我發泄。人有權發火,因為怒而不宣可摧毀肌體的正常機能,導致體內毒素滋生,使人變得抑鬱、消沉。所以適當地發泄可以排除內心的怒氣,使人重新鼓起生活的勇氣。發泄的方法有很多,可以向朋友、家人傾訴,還可以獨處時怒吼,也可以對著某物打上幾下,出出怒氣。
(4)要懂得尋找“港灣”。生活中需要一個能讓自己“充電”、休養的“港灣”。無聊時去“充電”,煩惱時去放鬆,就像一隻遠航歸來的帆船一樣,在寧靜的港口及時得到休整。這個“港灣”可以是一次深造的機會,也可以是一次旅行。
(5)要心地無私。命運的主宰是自己,要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經常思考、檢查自己的所作所為,自重、自省、自警、自勵。心地無私天地寬,隻要做好自己就是最大的勝利,就能獲得最大的安慰。
(6)要學會享受生活。生活是美好的,雖然有時候會和人開玩笑,讓人跌上一跤,但說不定跌倒的時候,會有意外的收獲。學會體會生活的美麗,學會享受自然的恩賜,學會欣賞別人,也學會自我欣賞。
(7)要獻出自己的愛心。做一件好事,奉獻一片愛心,為別人獻出一點愛,心中就會有更多的愛。
做自己的心理醫生
極度的悲傷與極度的快樂都是一種心理疾病。像這樣的心理疾病大部分是因為人的情感、思維和人際關係發生了改變而導致的。
由於現代人生活方式的改變,生活節奏的加快,加上過分地追求高品質的生活,心理疾病很容易產生。
每個女性可以用各種方式自我放鬆,緩解心理壓力,解除心理障礙。女性麵對“心病”時,關鍵是怎樣去認識它,並且以怎樣的心態去對待它。現在不少女性隻要心理有點疾病,就去尋求心理醫生,其實心理上的一點小毛病就像感冒發燒一樣,隻要能認識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就可以通過自我的調節來治愈。學會心理的自我調節,每一個人都可以成為自己的心理醫生。當人能夠很好地進行自我調節的時候就會發現,最偉大的心理治療師就是自己。
當發現自己患有心理疾病時,女性可以運用以下一些方法進行調節:
(1)移情易性法:這種方法主要是通過調節自己的意誌力和情誌,轉移和分散自己的注意力等辦法來調節自己的情緒。
(2)發泄法:當發現自己的情緒不穩定、容易發怒、傷心時,最好的方法就是發泄自己的情緒。可以去打籃球、打羽毛球、或者是遊泳等,通過消耗體力,用疲勞來抑製不好的情緒。有時候自己隨著情緒的波動而悲慟哭泣,也可以達到心理治療的效果,因為哭泣能產生對人體有益的激素,使人體能夠反應協調,這樣對心理的健康很有好處。
(3)自嘲法:在生活當中,人難免會遇到各種各樣難堪和尷尬的場合,如果隻知道一直埋怨和逃避,會使自己的心態越來越不好。遇到這種情況,可以自嘲一下,通過自嘲,心裏會產生一種平衡感,起到出奇製勝的效果。
(4)情誌相勝法:這種方法主要是通過一種情誌來抑製另一種情誌。比如,當人非常憂傷的時候,可以刻意地製造一種快樂的氣氛,能使自己的心情愉快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