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集各方資源,各方麵做好一切準備後。
用了三年多點的時間,周鳴在無神聯盟內,大力推行的《永恒堡壘計劃》,得到了徹底的貫徹與落實。
上萬座邊境堡壘。
平均寬度超過5000裏的“隔離地帶”。
九億多的轉移人口,全部完成了整合。
無神聯盟的火器軍團,參軍服役的兵員人數,超過了2000萬人。
魔法師接近20萬。
精銳的劍士部隊,數量超過百萬。
再加上充足的物資供應,迅速快捷的補給係統。
以及各類先進發達的科技進行輔助。
用“永恒堡壘”來形容無神聯盟,可謂一點都不為過。
而光明教廷那邊,為了將威脅巨大的無神聯盟徹底抹殺,他們在光明之神的神諭指導下,足足準備了五年多。
調集了上千個光明聖國的資源。
組建了一個擁有5000萬人的炮灰大軍。
以及一個80萬人的聖騎士團。
跟一個擁有30萬人的聖法師團。
合計是5100多萬人。
並組織了兩億多壯丁農夫,用於解決後勤補給。
人數規模是第一波攻擊的五倍以上。
且為了解決糧食、武器等物資的運輸問題,光明教廷還專門訓練組織了一支擁有100萬頭獅鷲的獅鷲運輸隊,完成各類物資的快速運輸。
動用100萬頭獅鷲……這種做法其實奢侈之極,雖然獅鷲的飛行速度較快,可以日飛三千裏,但獅鷲的飼養成本高昂,載重量有限(每頭獅鷲最多駝負100公斤物資),教廷雖然動用了100萬頭獅鷲,實際隻能滿足一百來萬人的作戰需要。
實際上,麵對“無神聯盟”這個棘手難纏的強大對手,光明教廷高層的心裏都清楚,出動普通軍團是滅不了無神聯盟的,五個億、十個億的光明軍團,都隻是給對方白送人頭而已。
隻有聖騎士團與聖法師團,才能給無神聯盟,帶來一定的破壞與傷亡。
所以派來的聖騎士與聖法師,數量應該越多越好!
用高端力量,堆死無神聯盟的火器軍團!
至於那5000萬人的炮灰大軍,隻要順利抵達無神聯盟的邊境,便就是作為那一座座堡壘前的炮灰使用的,不奢望這些炮灰大軍殺死多少敵人,隻希望炮灰們多消耗一些無神聯盟的彈藥,讓他們的武器因發熱而出現故障,最後攻破三五個的堡壘。
若是期望那5000萬炮灰大軍,做到超出他們能力之外的事情,譬如攻入無神聯盟腹地,滅掉幾個王國什麼的……這是光明教廷高層,都不敢去奢望的事情。
隻能把大部分希望,放到聖騎士團與聖法師團身上。
於是,經過充分的準備與動員之後。
戰爭,又爆發了。
這一打就是將近兩年。
幾場慘烈的大戰結束,最後以光明軍團一方完敗告終。
不錯,這一波的進攻,麵對無神聯盟,光明教廷又失敗了。
徹底的失敗。
5000萬炮灰大軍幾乎全軍覆沒。
聖騎士團被消滅了70多萬。
聖法師團幸存者不足十分之一。
又是一場大敗。
甚至比第一波攻擊失敗的還要徹底一些,五年多的充分準備,卻換來了這樣的苦澀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