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修改設計(2 / 2)

比如說智能手機要用到的高清彩色屏幕,他本以為魔法之城沒有,但他很快在一家顯示器研究單位找到了這種屏幕,采用一種十分特殊的材料,分辨率非常高,每英寸像素點(dpi)可以達到700個,比地球的一些4K屏手機像素密度還高。

再比如CPU以及各類集成電路,周鳴個人可以靠著精準的操作,在1平方厘米的芯片上,集成500萬個電子管,但魔法協會有種高精度的魔裝人偶光刻機,可做到在1平方厘米的芯片上,集成百億個電子管……這水平甚至超過了地球的最先進水平。

再比如手機攝像頭,地球上的手機攝像頭,一般能做到300萬、500萬、1300萬、2300萬等像素,但在魔法之城,周鳴利用一些精密光學儀器,製造出了5000萬像素的攝像頭。

最後比如說魔法智能手機必須要用到的“網絡技術”,魔法協會旗下的“金銀通商會”,就有一套全大陸聯網的賬戶紀錄與結算係統,其不僅存儲著海量的數據,並能保證超高並發使用量情況下,極低的賬戶出錯率。

金銀通商會的這套網絡係統,哪怕是拿到地球,也絕對算一套非常先進的互聯網係統。

總之就製造一部魔法智能手機而言,在魔法之城,周鳴可以找到一切他需要用到的技術,和一些經過略微調整改造後,就能使用的技術。

畢竟經過上千萬年的發展,在魔法科技上,不管天才科學家們找到了什麼樣的發展道路,長時間的積累下來,都能走到一個極致的終點。

至少周鳴想要尋找到的技術,就沒有找不到的。

魔法之城在魔法科技這顆樹上,基本所有的技術節點,全部實現了點亮。

最後在技術人才方麵,周鳴更是見到了無數可以被稱之為“天才”的魔法師。

差不多每個技術領域,周鳴都能找到一兩個頂級技術大拿。

因為魔法之城的法師們是不需要工作的,他們平時除了修煉,最大的愛好就是做各種有趣的研究,用於消磨那漫長難熬的時間,幾百幾千年下來,在各自的興趣愛好上,哪怕是個庸才,也能搞個幾項偉大的發明出來。

所以不管是技術儲備、資源硬件、人才……發展魔法科技的方方麵麵,魔法之城都不缺。

但為什麼魔法之城內的科技,除了那幾樣比較厲害的(如魔裝人偶、魔法電話、金銀通商會、魔晶大炮等等),其他方麵,似乎都有點乏善可陳?

周鳴認為,這應該是“人口”的原因。

魔法之城的居住人口,被限製在了100萬左右,一旦超過120萬,就會向外轉移出一部分人口,否則生態係統會發生崩潰。

但高端的科技,不僅需要高端的人才參與,更需要一個大的消化技術、產生利潤應用市場。

魔法之城才百來萬人口,科技水平再高,人才再多,也不過是一個小池塘而已,提供不了一個大市場,養活不了那麼多的新型技術。

其次就是技術整合能力差,很多先進技術都在單打獨鬥,沒能整合到一起,而且也沒那個整合的人力,畢竟魔法之城不過百來萬人口,即便全部是技術人才,也不可能生產出1台魔法智能手機。

因為算上設計師、硬件工程師、軟件工程師以及流水線工人,至少需要上百個領域的上萬名專業人才,才能造出1台智能手機。

魔法之城有整合1萬名人才的能力麼?

難!

甚至在這個近似密封的小圈子裏,基本沒人擁有係統整合的意識。

如果把魔法之城的麵積擴大十倍,裏麵的常住人口增加到1000萬、5000萬,魔法之城的發展,都將會跟現在完全不一樣……參與社會分工的人多了,這個社會才會變得更發達。

獲取到一切所需的技術後,身邊也有了一個上百人技術團隊的周鳴,隻用了三個月,就解決了所有硬件的研發問題。

軟件方麵則是周鳴一個人解決的,他不僅在係統的幫助下,創造了一套運行在硬件底層的“硬語言”,還創造出了一套基於應用的“軟語言”,用於開發手機操作係統以及手機上的應用程序。

總之,兩個月的時間內,周鳴化身碼農,同時操作著上百台的“代碼機”,敲下了上億行的代碼。

……

合計大概半年後。

春歲1月11號,根據腦中的修改設計,周鳴的第一款全麵屏(屏占比很高)魔法智能手機,終於造出了第一批十台樣機。

為了節省腦細胞,他將其命名為“愛瘋手機”。

並於1月18號這天。

他舉辦了一場盛大的魔法手機發布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