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如果不能拿下北元洲的話,已投入東元洲懷抱的北元洲,日後勢必會長期與萬乘國為敵,萬乘國的東、北兩麵,將長期兩麵受敵,從地緣戰略上說,這種形勢相當不利。
必須吞滅北元洲,日後才能更好地應對東元洲。
東元洲的想法何嚐不是如此,若北元洲丟失,東元洲豈不是上中下三麵受敵,麵臨的形勢更加危險?
於是在北元洲的土地上,雙方打的如火如荼,無比焦灼。
兩年時間,雙方陣亡人數超過百萬,其中大多數都是修士。
三大勢力的糾纏中,東元洲、北元洲的聯盟,在萬乘國的打擊下,漸漸不支,節節敗退。
萬乘國的綜合實力,終究還是要強出不少,即便修士人口層麵,東、北元洲聯盟的修士加起來,數量不少於萬乘國,但平均質量上,還是要差一截。
其次就是科技水平,雖然東元洲可以造出靈元槍炮、靈元戰甲乃至靈元戰艦,產量也不小,但技術水平上,跟萬乘國有不小的差距。
這個差距,差不多有二三十年。
萬乘國是知道技術的重要性的,技術方麵,對他洲的封鎖十分嚴格,即便東元洲派出了工業間諜,采取利誘、綁架等等手段,從萬乘國搞到的技術人才還是不多。
譬如說靈元戰艦上的那門超級靈元炮,東元洲至今都沒解決控製發射時間間隔的問題,導致他們自產靈元戰艦的主炮威力,還不到萬乘國產靈元戰艦的一半,射程精準度也差得多。
且萬乘國最新建造的靈元戰艦上,加裝了雷達,可超視距發現對手存在,有了雷達之後,東元洲的靈元戰艦,在與萬乘國戰艦的交鋒中,常被打出5:1、10:1的戰損比。
更何況,東元洲的政權體製,是由九股勢力構成的一個聯邦,內部粘合力不強,誰都不願出死力,當冤大頭,都有一定的保留。
萬乘國在這點上則做的很好,內部權力更集中,凝聚力更大,可整合的力量更多,即便出現較大的損失,除了那些民間家族,退縮了不少外,官方和四大宗門,為了共同利益,還是咬牙把戰爭進行了下去。
如此,北元洲,也即將落入萬乘國的手中。
卻沒想到,為挽回頹勢,東元洲竟來了一出圍魏救趙,派艦隊直接進攻萬乘國本土,劫掠了萬乘國本土。
留守萬乘國的唯一一支艦隊前去驅逐,卻遭到重重埋伏,除少量戰艦逃出,幾乎全軍覆沒。
等遠在北元洲的五支艦隊火速回國時,東元洲入侵艦隊,已卷著海量戰利品,神速撤離。
看著上百座滿目瘡痍的城市,萬乘國上下,悲憤不已,誓言複仇!
各大報紙,都用粗紅的標題,發出殺氣騰騰的聲音。
“誓滅東元洲,血我滔天仇!”
“打過去,我們一定要打過去!”
“屠盡東元洲之人,一個不留!”
“你殺我萬乘國一人,我要你萬人抵命!”
從各大報紙的激動言論可知,萬乘國雖還沒有對東元洲正式宣戰,但兩洲戰爭,不可避免會直接開打。
且可以預料,戰爭將進行的無比慘烈血腥,最後到不死不休的地步!
因為本土慘遭屠殺劫掠的這口氣,萬乘國一定要加倍地出!
而東元洲選擇乘虛入侵萬乘國本土,一方麵是為了一舉重創萬乘國,另一方麵明顯是為了搶奪一批先進技術,回去之後再加強戰備,全力消化技術,抵擋萬乘國的報複性進攻!
對此周鳴長歎了口氣:
“東元洲這顆地雷,終於還是引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