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倉庫,公司,廣告(1 / 2)

商人,是指一類以從事商品交易、貨物交換與運輸,使得商貨可廣泛流動,並從中獲取利益的一類人群的統稱。

那裏有利益的存在,那裏就有商人的身影。

星際商人,跟傳統的商人沒有太大的不用,也是一群追求利益的生物。

星際商人販賣的貨物無所不包,農產品、工業產品、知識型、文化娛樂型產品,不管是生理需求,還是精神需求,他們都能滿足你。

隻要你手中,有能夠進行交易的“貨幣”。

不過,星際商人跟傳統的商人,又有一些不同。

星際商人進行貨物交易的範圍更廣、品種更多、距離更遠,且大多是以貨易貨。

銀河實在太大了,文明數不勝數,實現貨幣統一根本不太可能,且絕大多數的貨幣是一種金融產物,有的隻是流通屬性,而不是其實際價值很高——除非有強大的文明,能為此種貨幣提供信用擔保。

所以為保險起見,以貨易貨,是多數星際商人,最普遍的交易方式。

當然,在千星之城這類的自由商貿星,官方貨幣“星幣”的作用,還是十分巨大的,至少大多數星際商人的貨物,都接受“星幣”這種貨幣,以合適的價格買走。

自然,“星幣”的發行,讓千星之城官方,每年都會收獲巨大利益。

那麼,對於星際商人們而言,那些貨物比較值錢?

主要是四大類。

一個,知識技術資料。

毫無疑問,信息,尤其是技術資料信息,永遠是最受歡迎星際商人們歡迎的貨物。

試想對那些處於技術瓶頸期的一級、二級、三級文明而言,星際商人手裏的技術炸彈,如果能幫助他們文明,實現等級的提升與突破,這些技術炸彈,這些文明,願意花多大代價購買?

勢必是砸鍋賣鐵,傾盡囊中之物,也要購買下來。

且技術資料的存儲介質,具有體積小、重量輕、便於攜帶、可無限次出售的特點,一旦成功交易,回報率極高,故而是星際商人們,最愛進行交易的貨物。

但高等文明,並不希望同等科技水平的文明,數量越來越多,威脅自身的地位,所以聯合一起,製定《防技術擴散公約》,嚴格限製技術資料向低級文明的流動,嚴厲打擊敏感技術資料的交易。

特別是技術商人這類群體,處於這些文明的重點監控之中。

二個,能源。

在沒能發明出永動機前,能源行業是個永久存在的行業,從遠古文明的“木柴”,近代文明的“煤炭”、“石油”,再到星際時代的“核燃料”、“能量塊”……能源行業,像人類的食物一樣,需求不斷。

三個,糧食、礦物、機電設備、軍火武器、飛船等等“有形”商品。

四個,文化、影視、遊戲、藝術等“無形”精神商品。

這四類,包含了一個文明需要的一切。

而打算從“探險家”轉行當一陣子“星際商人”的雲星河他們,首先著眼的行業,當然隻能是能源行業了。

一般而言,能量密度越高的能量塊,價值越高。

能量密度低的,譬如常見的氫元素,宇宙到處都有分布不說,能量密度也不高,占用體積大,采用這類能源作為動力的貨運飛船,有點像蒸汽時代的火車,車上一半裝貨、一半裝煤。

而千星之城周邊的文明,以二級文明居多,三級文明較少,所以相當於Ⅲ級能量塊的蟲族能量核,在這些文明中很受歡迎。

所以雲星河他們在千星之城能源交易市場的動態價格麵板看到:1塊標準體積的三級能量塊,可賣到190星幣一塊。

老實說,這個價格,雲星河覺得有點低了,要知道一塊巴掌大的三級能量核,蘊含的能量,足以滿足一個一級文明百億人口一年的用電需求,結果卻隻能換飛天號11位船員(不吃不喝的三眼人除外),在千星之城生活兩三天的開銷。

這由此可見,此地的物價之高。

而千星之城外,那懸浮在四周的數千艘二級飛船,可以知道:這些飛船定是因無法承受高昂的日常開銷,不得不選擇在設施完善的太空港外駐泊。

但一口也吃不成一個胖子,三級能量核的售價雖沒有想象的高,但以飛天號攜帶的量,最後大賺一筆還是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