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聯邦回應(1 / 2)

人民到底是怎麼樣的?

關於這個問題,不同人,有不同的看法。

是一群愚蠢、軟弱的羊,是可以利用的工具,是無知渺小的螻蟻——精明的政客這樣道。

自古得民心者得天下,民不可欺,民可以用,群眾之中蘊含無窮偉力——某位偉人這樣道。

民眾可以操控,可以引導,可以欺騙,總之,權術高超者,可以像提線木偶般操控民眾,因為他們的確愚蠢——也有人這樣道。

但如果到了星際時代,民眾還沒有形成自己的判斷力,還能被那些政客的低級把戲輕易哄騙住,還在不斷把那些有口才無能力的二三流政客選上台……這種時代,這些民眾,沒有丁點希望跟前途。

耳奇星的發展,凍結近三千年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民智未開。

這裏的智,不是指智商的智,而是智慧的智。

民眾的智慧不足,容易被意識形態左右,容易被政客煽動,容易被一些福利政策套牢,容易根據個人或少部分族群的好惡,做出損害集體利益的決策。

於是,可以看到一些本就不大的小國,天天在鬧獨立公投,可以看見本地人與外國移民的衝突,可以看到民粹主義在不斷暴走。

甚至一些普遍認為是“高智商”的知識精英,在民智上麵,表現出的腦殘水平,實在令人吃驚。

那麼,什麼樣的“民智”,稱得上的已經“開化”,可稱之為形成了自己的判斷力。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

有座城市的市政府,有一筆錢,這筆錢有兩種用途,用途一可作為全市市民的福利,每人發放100元;用途二,是造一座方便市民出行的橋。

這筆錢,如果讓市民們投票,自己決定用途,如果是選擇了“用途一”,每位市民發放100元福利,那這座城市的民眾,基本可以認定為“民智未開”。

如果選擇“用途二”,建一座方便出行的橋,則表明該城市的市民,擁有一定的“智慧”。

民智未開的主要表現,是短視、易衝動、易被帶節奏,陷入集體無意識狀態。

民智開化的主要表現,是眼光長遠、理性、有獨立思考能力、不會被輕易帶節奏,任何時候,都有自己的判斷力。

正如藍星聯邦,在行政星擴編的過程中,有數十顆殖民星,出現了叛亂的苗頭,結果都被輕易鎮壓了下去,沒有一顆星球,發生大規模的叛亂——即便一些星球的球主,許諾出了無盡好處,用力拉攏人心,但就是拉不起一支鐵杆聽命的隊伍。

為什麼會這樣?

因為大一統思想,早已融入到了這些殖民星球的“民智”之中,絕大多數人,都不會跟著幾個被利益蒙蔽雙眼的權貴,一條道走到黑。

想像古代那樣,拉攏幾個中層,再帶動底下一批人造反,在星際時代,根本不太可能。

雲星河在耳奇星搞的這場測試,根本目的,就是想測驗一下,這個星球“民智”到底怎麼樣。

有沒有到不可挽救的程度?

而作為一切災難的根源,耳奇人對蘭麗恨之入骨,恨不得吃她的肉、喝她的血,將她折磨個夠,支持宣判她有罪的人,絕對在99%以上。

但最後投票結果,卻剛好有超過50%的人,選擇了原諒與寬恕,選擇了無罪釋放。

為什麼會有這麼多人,做出了與他們心中想法,完全相反的決策?

而不是選擇把憋在心頭的怒火釋放,把承受過的苦難,奉還到苦難製造者的身上。

想懲罰那個女人,真的非常簡單,隻需輕輕按下“有罪”按鈕即可。

但……

比起懲罰那個女人,耳奇人,更渴望擁有未來。

充滿希望的未來。

即便他們不知道外星人提供的兩條道路,分別對應那兩個結果,他們也猜不出外星人的真實意圖。

但受夠苦難的他們,這次願意放下一切,也要有一個好的未來。

所以他們的多數人,經曆了一番掙紮後,最後還是選擇了原諒。

第一次,耳奇人這個種族身上,終於表現出了一點“智慧”。

“哥,耳奇人放下了仇恨,他們應該能留在他們的家園了吧,他們得到的路,肯定是第一條對吧?”

抱著哥哥的胳膊,雲巧巧晃了好幾下道。

雲星河搖了搖頭:“那個審判結果,對應那條路,其實我也沒有想好,等我把這個星係報告給聯邦,詢問聯邦的意見後,再做安排吧。”

“哥!給耳奇人一點希望吧,他們已經夠悲慘了,我們別再盯著他們的星球了,這個星係的宜居帶裏,不是還有一顆行星麼?我們就要那顆好了。”

雲巧巧撒嬌道,非常同情耳奇人的她,特別希望這個文明,從此告別苦難。

“星河君,耳奇人現在忐忑不安,都在等一個結果,我們給他們一個美好的結局吧,就像一部好看的電影結尾那樣。”香嵐美琴也一臉懇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