譬如說:
1度電,價值1個信用點。
1升淡水,價值2個信用點。
1件簡單樣式的襯衫,價值20個信用點。
100份壓縮營養午餐,價值50個信用點。
1台做飯用的電磁爐,價值200個信用點。
1套下深井用的密封防護服,價值30000個信用點。
加上其他日用品、家具、家用電器等等開銷,一個六口之家,一個24小時的生活周期內,至少需要300個信用點的維持費用。
這還是在極度節儉狀況下的開支。
如果父親鐵蠻的防護服壞了,或者挖礦工具需要維修,花費的維修費用,有時會讓父親鐵蠻一天白幹。
而在深層礦區工作的父親鐵蠻,一天開采出的礦石價值,也基本在300-500信用點之間。
所以每個時間周期,父親鐵蠻下班之後,母親紅燕問的第一個問題是:“今天挖到了多少點?”
如果回答在400以上,晚飯會變得豐盛一些;如果在300-400之間,晚飯如常;如果少於300,或者工具出了故障,則全家人都會陷入愁眉苦臉,除了父親鐵蠻,其他人晚飯的量,都會有所減少。
家中人口較多,父親鐵蠻一人的收入,隻能勉強維持開銷,要改善家裏條件,並防止出現意外狀況,隻能讓幾個子女,早早下礦幹活。
至於說子女們的教育……
認得那幾個數字就行了,父親鐵蠻也一天學沒上,6歲就下了礦,他的幾個子女,有什麼條件比他活的更好?
6歲的童工,雖說隻能幹些輕鬆點的雜活,一個時間周期內隻能賺10個左右的信用點,但聊勝於無,也可積少成多。
……
於是,在周鳴的默默關注下,成長到6歲的鐵強,很快就跟著三哥一起下礦幹活,剛開始幾天,一回家就撲到媽媽懷裏哇哇大哭,但經過兩年的適應後,身為礦工之子,他還是承受住了那種高強度的工作,成為家裏的小頂梁柱。
然而,天有不測風雲,10歲那年,隨著第三礦區開采的那座鋯礦逐漸枯竭,三礦區的千戶家庭,戶戶愁眉苦臉,都不知道該怎麼辦,但不久後“礦產公司”的地下勘探隊傳來好消息:說在第三與第四礦區的交界區域,發現了一座中型鈦礦,品位很高,儲量高達百萬噸,有很高的開采價值。
這個消息令第三礦區居民集體興奮不已,當即向公司申請開采此礦。鈦礦石的價值雖然沒有鋯礦高,但百萬噸的儲量,足夠第三礦區開采100年,這是一張長期飯票。
但相鄰的第四礦區知道這個消息後,也非常興奮,立刻從礦產公司那,爭搶這座鈦礦的開采權,分管這片礦區的那位公司經理,本想建議兩個礦區平分鈦礦,但收下第四區礦長送上的一張五百萬的信用點卡後,就將那座鈦礦,全部劃分給了第四礦區。
矛盾爆發了,為了捍衛各自的利益,第三與第四兩個礦區,爆發了一場激烈衝突。
在那場千人規模的械鬥中,父親鐵蠻,衝的太前,被尖銳刀具刺破內髒而死,一個六口之家的頂梁柱,轟然倒塌。
械鬥結束後,第三礦區,奪回了一半的鈦礦開采權,代價便是,三百多個礦工家庭,從此貧窮衰敗。
父親鐵蠻死後,大哥鐵頭,成了家裏頂梁柱,三年後,在危險礦區工作的他,突遇塌方,生死不明,再也沒能升井。
16歲時,姐姐鐵二妹出嫁,18歲時母親因肺病而亡,20歲時,三哥鐵山報名參加了《死亡遊戲》,沒有消息傳回,22歲時,正在深層礦區挖礦的鐵強,一陣轟隆巨響聲中,腳下岩石開裂,滾滾火紅的地幔岩漿,瞬間將他吞噬……
“遊戲角色已死亡,正在退出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