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曌想了想,便同意了兩國,互派外交使節,建立正式的外交關係。
於是,自文國五年起,兩國正式建交後,大唐與海外文國,人員經貿上的往來,短短數年裏,就出現了爆發式的發展,兩國的貿易總額,僅官方數據統計,五年時間內,就翻了五百多倍,達到了六千餘萬枚銀幣的規模。
到了後麵幾年,伍曌的晚年生活,越來越豪奢腐敗,為滿足個人的生活享受,她默許自己的家族,與邊防將領串通,主動挑起了幾次大規模對外戰爭,抓捕了數以百萬計的異族俘虜,全部賣到了海外文國,狂賺了一筆,雖然伍曌心裏十分清楚,這是助敵害己之舉,但生活上的極致享受,已是八十餘歲的高齡,知道自己沒兩年好活的伍曌,此刻不想再作他想:她死後,管那世間會發多大的洪水。
另一方麵,對於田子華,利用子華書屋,在大唐境內,搞出的種種動作,伍曌也選擇了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靜觀其變,甚至也頗感興趣地想觀察看看,田子華那封信裏,給她闡述的“無上科教,遠勝曲孟”的真理聖道,到底是個什麼樣的東西?
而據說,這個名叫“科學聖道”的東西,是那已人到中年,發現自己在文道之路上,已走到了盡頭,無法再進一步,達不到曲孟二聖那種高度的田子華,打算另辟蹊徑,偶然在格物致知領域,有了諸多重大發現後,自創而出的一條至聖之道。
走上這條至聖之道後,那田子華,很快就搞出了不少成果,通過子華書屋,新增加的《科學》期刊平台,發行公布了出來。
譬如第一期的《科學》期刊,田子華發表的是《力的三大定律》,用慣性定律、加速定律、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定律這三個經典力學定律,指出這世間的一切運動現象,都可以用這三大定律,進行解剖分析。
第二期的《科學》期刊,發表的是《化學原理》,這裏麵的幹貨就更多了,介紹了無數化學反應的現象,提出了原子學說,伍曌甚至還在裏麵看到,她派出的無數細作,都打探不出的黑火藥配比,就在這裏麵就清晰無比地,放了個反應方程式在哪裏,伍曌馬上命人找來木炭、硝石和硫磺,按照《化學原理》做了幾次試驗後,負責破解黑火藥之謎的幾個大匠,淚流滿麵,幾年都解不開的黑火藥之謎,就如此毫不費力地解開了。
第三期的《科學》期刊,發表的是《光的效應》,除了全麵介紹光的直射、折射、散射與衍射現象,還打開人們對微觀世界的全新認識,因為利用光的這幾種效應,利用玻璃鏡片,製作出的望遠鏡與顯微鏡,可看到很多肉眼無法看到的東西,如動植物體內的細胞,一杯水裏的億萬微生物,都清晰可見、生動無比。
還有倍率極高的天文望遠鏡,作觀星之用,許多肉眼無法看清、不能分辨的神秘天體,都能盡在眼前,清晰無比。
伍曌就收到了這麼兩台,田子華親自贈送給她的高倍顯微鏡和大型天文望遠鏡,顯微鏡她老眼昏花,是看不到細胞長什麼樣了,但通過那台天文望遠鏡,看到滿是坑洞的夜月表麵,以及其他星球,荒涼無比星表時,伍曌心神大駭,腦中的世界觀,幾乎被徹底顛覆。
此後的每期《科學》期刊,不隻是伍曌期期不落,看的蹙眉深思,便是文武百官上朝之時,也能常聽到討論之聲,有些官員還給她上奏,說那《科學》太過新奇、顛覆常識,動搖曲孟二聖之道,擾亂人心,當全麵查封時,伍曌隻是留中不發,沒有下旨采取行動。
伍曌心裏當然明白,《科學》這種東西,對王朝統治的危害性,不說其對曲孟二聖一些思想觀點,直接進行了扭正和顛覆,內中一些經過科學證實的自然界物理化學現象,也破除了不少有神論的觀點,其揭露出的真相越多,離這個世界本質走的越近,一些本就遮遮掩掩、假象臆測的空談玄說,慢慢就站不住腳,漏洞百出,再堅持下去就是自尋死路、吃棗藥丸。
譬如說“君權神授”,這個觀點是深入人心,但《科學》出來後,人們會問:神在那裏?在那遍布坑洞的月球之上麼?還是在那赤焰一團的太陽之中?天宮在那?神居何方?望遠鏡為什麼都看不到?